強弓飛彈國防展首亮相 中科院:已經進入量產

(中央社記者吳書緯、游凱翔台北17日電)國防展明天登場,陸基中層反戰術彈道飛彈系統「強弓飛彈」首度展出,成為矚目的新式武器裝備。針對強弓飛彈是否納入明年度預算產製,中科院長李世強中將表示,中科院展出強弓飛彈,「就是它已經進入量產」。
兩年一度的台灣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明天至20日將在台北南港展覽館登場,共14國、逾400家廠商參展,規模為歷年來最大,國防部下午邀請媒體針對所屬國防館(陸海空軍、國防大學、中科院、軍備局、人才招募中心等),進行展前說明與導覽。
媒體關切,此次展出的強弓飛彈,是否會納入特別預算產製,以及是否能攔截中共在九三閱兵所展出的東風、巨浪等系列導彈。
李世強表示,中科院展出強弓飛彈,「就是它已經進入量產」,整個飛彈防禦或是整體防空或是反飛彈,不會只單靠一型飛彈,強弓飛彈設定是在70公里的高度進行攔截,下方空層會有其他彈種、武器針對各種不同來襲的目標進行攔截,不會只看一種飛彈。
中科院於國防館展出強弓飛彈、發射架以及強弓射控雷達,強弓飛彈採垂直發射型式,但受限於館內空間,所以發射架採傾斜方式放列,發射架上共有4枚飛彈的彈箱。據了解,彈箱採圓形設計是為了讓飛彈發射時減少空氣阻力。
天弓計畫副主持人盧健勝告訴中央社記者,強弓飛彈系統是中科院針對敵戰術彈道飛彈威脅,所開發完成的陸基中層反飛彈系統,能夠在中空層攔截敵軍戰術彈道飛彈,並與國軍低層的反飛彈系統,如愛國者防空飛彈或是天弓三型防空飛彈,形成重層攔截火網。
盧健勝進一步指出,強弓飛彈系統採機動化設計,除了可以提升戰場存活率外,也可以視作戰需要,指揮管制國軍其他的防空飛彈,共同執行作戰任務,而強弓飛彈的彈體採兩節式設計,由截殺載具和加力器組成,外殼採複合材料,飛彈在終端飛行時藉推力向量控制系統,在中高空層修正彈體軌跡攔截目標,飛彈尋標器採用高頻段毫米波主動尋標器,能夠精準偵測與鎖定目標。
針對強弓射控雷達,盧健勝提到,強弓射控雷達是台灣首套自製的AESA(主動電子掃描相列雷達)具有搜索、追蹤、分類及鑑別目標能力,並引導強弓飛彈向攔截點飛行;至於雷達偵蒐範圍,盧健勝未透露確切距離,僅表示優於愛國者與天弓三型防空飛彈系統的雷達偵蒐範圍。(編輯:黃國倫)114091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