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阿里山山椒魚 玉管處聯手企業深化研究保育

(中央社記者高華謙台北22日電)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今天與國票金控公司簽署「阿里山山椒魚保育教育合作備忘錄」,國票金控將投入研究資金,推進高山型國家公園山椒魚族群遺傳學與保育生物學計畫,並推廣阿里山山椒魚紀錄片,喚起民眾保育意識。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與國票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舉行「阿里山山椒魚保育教育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宣布跨域合作,共同投入台灣高山型國家公園山椒魚保育教育推動計畫。
國家公園署長王成機指出,國家公園署自民國112年成立以來,積極推動「Team國家公園、連結台灣、行銷世界」目標,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育與園區指標物種守護,並串連企業資源擴大保育效益。
王成機表示,這次玉管處與國票金控合作,象徵國家公園與企業共建「研究、教育、行動」鏈結模式,透過資金支持、教育推廣與社會影響力整合,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公共知識與環境教育,強化國家公園作為自然保護區、科研基地與社會知識平台串連等多重角色。
國家公園署指出,國票金控以「社會責任」為基礎,支持玉管處在科學研究與環境教育推廣上的多重行動,包括投入研究資金,推進高山型國家公園山椒魚族群遺傳學暨保育生物學計畫,增加山椒魚科研基礎資料;並參與山椒魚保育教案推廣,喚起民眾對於維護台灣特有、稀有物種保育意識,例如推廣阿里山山椒魚紀錄片,使科研成果普及於校園及社會大眾等。
玉管處長盧淑妃表示,阿里山山椒魚(Hynobius arisanensis)是台灣特有的第二級保育類物種,113年被列入台灣兩棲類紅皮書國家易危物種名錄,牠們棲息於海拔2000公尺以上濕冷溪流源頭,族群小且分布破碎,對氣候與微棲地環境變化極為敏感。
盧淑妃說,玉管處自107年起展開長期監測,於遺傳研究、繁殖與生活史及保育教育推廣都取得突破,包括族群親緣地理分析、首次完整記錄繁殖生活史,以及製作紀錄片「雲嶺間的靜默信使:阿里山山椒魚繁殖之謎」,作為環境教育教材。(編輯:萬淑彰)114092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