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龍蛙兵移防澎湖 美退將:兼顧實戰部署及作戰訓練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9日專電)海龍蛙兵為外離島關鍵戰力,過去重心以金馬為主,近期則集中澎湖。美國退役海軍少將蒙哥馬利正面看待這項調整,認為台灣能夠在進行實戰部署的同時,持續進行作戰訓練,是高效能部隊的重要標誌。
陸軍航特部兩棲偵察營海龍蛙兵,雖部署於金門、馬祖及澎湖等外離島,但過去重心以金馬為主,近期因新建營舍及訓練規劃,主要兵力將集中澎湖。蒙哥馬利(Mark Montgomery)今天接受中央社電訪時,提出上述看法。
蒙哥馬利曾任白宮國家安全會議(NSC)成員,了解台灣軍事結構,數次參與台海兵推。他指出,並不擔心海龍蛙兵的重心由金馬轉移至澎湖,台灣國防部長顧立雄高度掌握敵方情況及需要採取的行動。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安全研究計畫學者何理凱(Eric Heginbotham)則說,海龍蛙兵移防澎湖可能是為了將部隊置於比金門更容易防守的位置,因此能更合理地分配有限的國防資源。
何理凱透過電郵指出,金門由於距離中國近,無法有效防守。澎湖則在地理與政治意義上皆有不同,其名稱明確列入「台灣關係法」。
他說,海龍蛙兵部分輪調排級兵力仍將留駐金門,從政治角度而言,維持前線駐軍具有象徵意義,可展現台灣並未放棄外島,但沒有必要將整個營都留在那裡。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政治學者郭泓均表示,駐守金馬的部隊有兩個主要功能。第一是「情報、監測與偵察」(ISR),負責監控中國軍隊和執法單位的動向與行動。第二是作為絆索部隊(tripwire force)。
絆索部隊是嚇阻理論中的戰略手段,做法是在海外部署一支小規模部隊,假設該部隊遭受攻擊,將引發更大規模的軍力部署作為回應。
郭泓均說,海龍蛙兵是否專門執行這些任務,已越來越不明確。台灣可以利用無人系統進行監測與偵察,並依靠地方政府官員與民間社會的報告。
他指出,海龍蛙兵仍可以作為絆索部隊。但鑑於他們的精銳能力,部署到澎湖可能更有用,以協調並執行前沿防禦行動,以防中國入侵,也在不對稱防禦及因應封鎖上,擁有更大的靈活性與反應能力。
根據「台灣關係法」第15條第2款,「台灣」一詞將視情況需要,包括台灣及澎湖列島,這些島上的人民、公司及根據適用於這些島嶼的法律而設立或組成的其他團體及機構,1979年1月1日以前美國承認為中華民國的台灣治理當局,以及任何接替的治理當局(包括政治分支機構、機構等)。(編輯:韋樞)114101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