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未來30年內 盼台灣至少增加3位諾貝爾獎得主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11日電)總統賴清德今天出席總統科學獎頒獎典禮表示,兩位得獎者的故事說明,「只要對未知的世界保持熱情與好奇,認真從基礎研究做起,並堅持努力到最後一刻,成功終將屬於我們」。總統希望在30年內水到渠成,台灣在物理、化學、醫學等3個領域,至少增加3位諾貝爾獎得主。
總統上午出席2025年總統科學獎頒獎典禮,兩位獲獎者中央研究院士生命科學組的梁賡義及工程科學組院士葉均蔚,總統致詞首先向兩位得獎人表達最誠摯的祝賀,並感謝對世界科學發展的貢獻。
總統表示,「總統科學獎」從2001年設立,今年已邁入第13屆。歷屆得獎人都懷抱對學術研究的熱誠,全心全意投入科研創新,不僅在國際上享有盛名,也讓台灣的國際競爭力不斷向上提升。
總統感謝梁賡義的堅持與努力,他從小就熱愛數學,當大一其他同學考慮畢業出路,紛紛準備轉系時,他則是更加確認自己對數學的興趣,堅持走下去,後來在生物統計領域大放異彩,所提出的「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GEE),不但為統計方法學帶來劃時代的突破,而且影響無數臨床與公共衛生決策。


總統指出,無論是科學研究、人才培育、還是參與公衛決策,梁賡義總是鍥而不捨、勇往直前,並在疫情中引導快篩、藥物與疫苗研發,對台灣的科學教育、公共衛生與社會安定,做出卓越的貢獻。
總統介紹被譽為「高熵合金之父」、全球前2%的頂尖科學家葉均蔚,總統感謝葉均蔚對科學的堅持,30年前提出顛覆傳統思維的高熵合金構想,遭他人認為概念錯誤時,不但沒有放棄,反而更積極投入研究,一步一步實驗、驗證,開創出全新的材料科學典範,帶動全球高熵合金研究的潮流。


總統提到,現在高熵合金已經廣泛應用在智慧機械、綠能、生醫、國防,以及太空科技等領域,對推動基礎科學、產業創新與高階人才培育,都具有深遠的影響和貢獻。
總統談及,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曼德拉曾經說過:「在事情完成之前,一切都看似不可能(It always seems impossible until it’s done.)。
總統表示,今天兩位得獎者的故事說明,「只要對未知的世界保持熱情與好奇,認真從基礎研究做起,並堅持努力到最後一刻,成功終將屬於我們」,科學如此,其他領域也一樣。
總統指出,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今年公布的「世界競爭力年報」,台灣在69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第6,是近10年來的最佳表現。其中,「科學建設」位居全球前5名,「每千人研發人力」更高居全球第2,展現堅實的科研基礎與研發能量。
總統解釋,能有這樣的表現,都是無數科學家與教育工作者、政府與民間,長期攜手合作,做好科學教育扎根工作的成果。未來政府將持續做好基礎科學教育,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促進高教多元發展,協助大學追求國際一流地位,以及發展研究中心。
總統提到,昨天「台灣橋梁計畫」也已經啟動,由台灣大學和中研院共同主導,與全國10所頂尖學術機構一起推動,從今年到明年,一共邀請31位諾貝爾獎得主來台,以公開演講、小型討論等多元形式,進行國際學術交流。
總統強調,將繼續努力,加深台灣與世界的合作連結,將台灣建構成為全球知識創新的重要樞紐。政府也會在科學領域採取策略性的做法,結合民間力量,致力培育人才,提供更好的研究環境,讓台灣為世界的科學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總統希望在30年內,台灣在物理、化學、醫學等3個領域,至少增加3位諾貝爾獎得主,今天在場就有2位潛在可能人選。(編輯:張若瑤)1141111

- 總統:未來30年內 盼台灣至少增加3位諾貝爾獎得主2025/11/11 12:25
- 2025/11/10 11:20
- 2025/11/10 11: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