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人權律師:俄烏戰爭若普丁戰勝將鼓勵威權主義
(中央社記者楊堯茹台北19日電)烏克蘭人權律師馬特維丘克今天在台北發表演說表示,俄烏戰爭是威權主義與民主之間的戰爭,普丁的成功將鼓勵其他威權領導者的仿效。要求被侵略區停止反抗不是和平,那是占領,而占領也不僅是換面國旗而已。
弗里德里希諾曼自由基金會(Friedrich Naumann Foundation)晚間在台北舉辦「烏克蘭與台灣的民主韌性經驗公開講座」,2022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烏克蘭人權組織「公民自由中心」主席馬特維丘克(Oleksandra Matviichuk)發表演說,德國在台協會處長狄嘉信(Karsten Tietz)、立委蘇巧慧、婦女新知基金會顧問沈秀華擔任與談人。
馬特維丘克於演講表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不只是兩國之間的戰爭,而是威權主義和民主兩大系統之間的對抗。俄羅斯總統普丁企圖透過這場戰爭說服世界,自由、民主、人權和法治是虛假價值,因為這些價值無法在戰時保護人民。
馬特維丘克警示,一旦普丁成功,這會鼓勵其他威權領導人的仿效。基輔持續遭受俄軍轟炸,也遭到伊朗無人機侵擾,而中國正協助俄羅斯規避國際制裁,進口軍事關鍵科技,北韓則是提供俄羅斯軍援和軍隊,「蘇聯集團正在形成」。
馬特維丘克強調,有人說烏克蘭人不想要和平,這非常荒謬,烏克蘭人夢想著和平。但被入侵區域停止反抗並不會帶來和平,「因為那不是和平,而是占領」。占領不僅是換一面國旗而已,占領代表著「被消失」、囚禁、性侵、強行收養孩子事件。
馬特維丘克特別提到,當代民主國家的人們自上一代繼承了自由,開始將人權視為理所當然,「成為民主消費者」,把自由當成僅是在超市選起司一樣,但其實自由非常脆弱,且並不會恆常擁有自由。
馬特維丘克說,尤其基於聯合國、國際法治的世界秩序正在崩毀,上世紀建立的系統能避免戰爭、大規模暴力,「但已經被偷走了」。此系統從來沒有被改革,可預期的是戰火在世界各地將越發頻仍。
弗里德里希諾曼自由基金會東南亞與東亞區域辦公室總監克萊恩柏克歐夫(Moritz Kleine-Brockhoff)則強調,烏克蘭必須為世界贏得戰爭,也希望戰火永遠不會來到台灣。在德國,俄烏戰爭改變了民眾的思考,人們意識到必須準備俄羅斯可能的進犯,也改變了國防政策。(編輯:林興盟)114111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