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艦標配潛水鐘及減壓艙 最大可拖帶10萬噸船艦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高雄20日電)海軍新型救難艦「大武軍艦」22日將在營區首度與民眾見面,相較過往大字號,大武「標配」潛水鐘及減壓艙,駕駛台更採360度環艙設計,有利於迅速掌握作業區及周邊海域動態,同時配備100噸拉力主拖纜機,最大可拖帶10萬噸船艦。
國軍過去每年均有3場營區開放活動,因敵情威脅調整為1年1場,並由陸海空軍輪流舉辦,今年海軍主辦,22日於高雄鼓山的新濱營區舉行,並在今天上午全兵力預演,由海軍副司令敖以智中將主持。
近年台灣持續強化武器及儎台國造政策,此次營區開放亮點為開放民眾登艦國造新型救難艦「大武軍艦」、兩棲船塢運輸艦「玉山軍艦」,其中大武艦於民國110年在台船廠區開工、113年10月交船、上月成軍,因此為首度在民眾面前亮相,將可近距離參觀主拖纜機、潛水鐘、減壓艙及駕駛台。
海軍邀請媒體下午登艦採訪,值得注意的是,相較過往的「大字號」大湖級救難艦,大武艦為全新世代救難艦,更配備多項新世代救援硬體,在執勤效率、救援速度上均有極大幅度提升,主要重點為標配潛水鐘、減壓艙、主拖纜機、吊桿機、駕駛台,以及可在水深500公尺作業的水下遙控載具系統(ROV)。
現場官兵說明,潛水鐘為救難艦的標配,過去大字號若要配賦潛水鐘,須經吊掛、焊接至船上後才能作業,須耗時48小時才能出勤,但現今只要與水下作業大隊協調兵力後就能立刻作業,大幅減少作業時間、提高成效。
官兵指出,潛水鐘最大作業水深100公尺(人員),主臍管可輸送氣源、電腦測深、通訊系統連接及攝像等功能,潛水鐘最大可容納3人,另配置一組可顯示深度的深度儀表,配合控制站、收放系統、熱水系統及減壓艙,可安全達成任務。
駕駛台部分,相較過往大字號為單面駕駛台,大武艦駕駛台為360度環艙設計,並配置IBS整合式艦橋系統,提供船位資訊、導航及戰術等功能。現場官兵說明,360度設計有利於迅速掌握作業區及周邊海域狀態,且僅需要8人(不含艦長)便能操作駕駛台。
減壓艙部分,現場官兵說明,用於潛水員水面減壓及治療空氣栓塞,區分內艙、外艙,均可獨立加壓(10Bar),內艙可容納4人,且配置氧氣呼吸面罩;外艙容納2人,可作為轉移艙使用。官兵也提到,大武號為本身「標配」減壓艙,若是大字號,必須由水下作業大隊將減壓設備搬移船上,效率不佳。
主拖纜機部分,官兵解釋,大武艦配備100噸拉力主拖纜機,最大可拖帶10萬噸船艦;吊桿機臂長3公尺至12公尺,負重3至7噸,用於貨物吊卸、氣瓶吊掛。(編輯:林興盟)114112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