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海委會印太海廢平台首赴海外 推展藍色循環經濟

2025/11/5 17:52(11/5 20:5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海洋委員會「印太海廢合作平台」5日在泰國曼谷舉辦「2025印太海洋台泰韌性夥伴研習營」,集結台日韓泰代表及國際非政府組織等單位,啟動首次海外行動。圖為與會者體驗海廢扭蛋。(海洋委員會提供)中央社記者張已亷傳真 114年11月5日
海洋委員會「印太海廢合作平台」5日在泰國曼谷舉辦「2025印太海洋台泰韌性夥伴研習營」,集結台日韓泰代表及國際非政府組織等單位,啟動首次海外行動。圖為與會者體驗海廢扭蛋。(海洋委員會提供)中央社記者張已亷傳真 114年11月5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已亷高雄5日電)海委會「印太海廢合作平台」今天舉行首次海外行動,集結4國代表及國際非政府組織在泰國舉辦研習營,分享海廢回收機制等案例。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表示,將持續推展藍色循環經濟的跨域合作。

海洋委員會說明,「印太海廢合作平台」經過近1年協作,首度正式跨海,在曼谷舉辦「2025印太海洋台泰韌性夥伴研習營」,匯聚來自台日韓泰官方、學界及國際非政府組織等單位,針對海廢回收機制、科學監測與社會動員等主題,分享各國具體、有感的成功案例,並為平台奠定成功外拓基礎。

海委會新聞稿表示,此次平台會議鎖定在海中被遺棄或遺失的漁具。泰國推出漁具回收再製的「高價值衝浪板」,由企業生產者「Starboard」與在地志工社群「Trash Hero Bangkok」合作,提升「藍色循環經濟」可行性,讓在地漁民和社群得以藉回收海廢得到實質收益,兼顧在地生計及海洋保育。

海委會指出,台灣則分享將廢棄保麗龍漁具再製成「海廢招財貓公仔」,設計理念為「廢物變招財」,展示台灣如何運用文創經濟,將廢棄物轉化為焦點產品,將在地海廢技術與文創美學,推廣至印太地區。

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表示,將持續透過平台,深化與日、韓、泰等夥伴的合作意向,在廢棄漁具議題方面,逐步推動與泰國、印尼等東協國家公私部門建立制度化對話機制,確保持續強化區域在「減量、回收與循環應用」的合作。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管碧玲說,海廢治理無國界,未來目標是期盼成為印太區域的「韌性海洋夥伴」,與各國共同打造「區域海廢治理的典範模式」,推展藍色循環經濟的跨域合作。

海委會表示,「印太區域海廢合作平台」自去年投入籌組,透過公私協力及跨域治理模式,匯集印太產官學研界,並以開放合作與務實行動,期盼由試點逐步推展為制度化運作,並常態化開發案例。(編輯:張銘坤)114110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