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鳴滯洪池蓄洪6.2萬公噸 明年完工鶯歌不淹水
2025/11/18 16:18(11/18 17:11 更新)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18日電)新北市府今天表示,東門溪護岸加高及拓寬、河道疏濬工程工程均已完成大半,同時興建全新北市最大的鳳鳴滯洪池,可容納約6.2萬公噸的水量,將有效降低積淹水風險。
新北市府水利局今天表示,東門溪排水改善暨鳳鳴滯洪池工程進度已突破77%,預計於民國115年2月底完工。屆時,鳳鳴滯洪池可蓄洪約6.2萬公噸,相當於33座標準游泳池;東門溪護岸達25年防洪保護標準,可改善桃園市龜山工業區及鄰近地區長年淹水問題。
市長侯友宜今天前往視察工程進度時表示,鳳鳴溪下游穿越新北鶯歌區及桃園市龜山區的工業區,只要遇到豪大雨或極端氣候,便容易出現積淹水情形。經由整治,其中東門溪的護岸已加高約3公尺、向下挖深2公尺並加寬至9公尺,改善排洪瓶頸,使溪流的通洪能力更順暢。
侯友宜說,鶯桃路與鳳鳴重劃區一帶是影響淹水情況的關鍵路段,因此在重劃區內興建大型滯洪池,除具最大蓄水量外,也能在降雨期間降低東門溪洪峰流量,有效減緩水流湧入市區的速度,也避免道路積水。
侯友宜會後接受聯訪時,媒體詢問他對行政院推動新版財政收支劃分法的意見。他表示,新北人口最多,人均預算卻長年都是六都最低,尤其與鄰近的台北市差距更大,影響社會福利與弱勢照顧。
他說,中央應公開透明地提出財政收支劃分法的5項指標計算基準、分配權重與試算模式,讓各地方政府瞭解公式來源與垂直分配的比例及邏輯。縣市就能依數據理性討論,讓預算分配更公平、合理、周延,在充分對話中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向,並公平分配。(編輯:林恕暉)114111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復活」亡者如「黑鏡」劇情 AI分身引發道德爭議[影]](https://imgcdn.cna.com.tw/www/WebPhotos/400/20251118/2000x1125_wmkn_1717119986212_0.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