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時光」台海飛彈危機映照父子情 曹仕翰因父逝曾想棄電影夢【專訪】
(中央社記者王心妤台北22日電)曹仕翰執導電影「南方時光」以1996台海危機映照父子情,他哽咽說,最大遺憾是父親沒看過他的作品就離世,讓他一度不知道如何堅持拍片夢想,直到在3歲兒子身上找到動力。
曹仕翰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分享「南方時光」創作緣起,1996年是首次民選總統並發生台海飛彈危機,透過大時代氛圍襯托出高雄少年青春期面對家庭、未來的迷惘,片中出現大量父子關係的緊張,他不諱言80%內容改編源自親身經歷。
曹仕翰坦言,兒時跟爸爸關係不好,加上青春期後變得叛逆不愛讀書,父子倆隔閡加劇,「關係變化不是瞬間,是一來一往互相傷害,還有想被理解卻被傷害變得越來越遠,父親對我的不理解,我一直無法釋懷,包含我想拍電影,他也是不那麼支持,當下會覺得為什麼要逼我呢?」
當10歲的曹仕翰拿到全校漫畫比賽冠軍,但父親看到獎狀後僅說一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隨著時間變化,曹仕翰成為父親,他才能理解,這或許都是父親的關心和擔憂,「我知道他不是討厭我,只是擔心我走出他認知到安全的世界外,會有危險。」

曹仕翰真正放下卻是在父親離開前1個月,永遠打著領帶穿西裝的父親在病榻上,無力讓自己體面,父親才淡淡說了句「人生就是這樣,眼睛一閉,腿一伸就結束了,你想做什麼就去做吧!」父子倆的心結過了多年才真正解開。
父親的離開對曹仕翰的打擊相當大,對他而言,持續創作的動力源自於想獲得父親的肯定,但父親連他的首部短片沒看見就過世,他哽咽的說:「完成的前一個月,父親走了......某個程度上,他沒有真正看過我拍的作品。」
曹仕翰雖然知道無可奈何,仍在「我要拍給誰看?」的疑問中迷失自我,直到剪接「南方時光」時,後製期漫長又充滿挫折,但他3歲兒子會不時關心他在忙什麼,某次他向兒子解釋自己拍的電影後,兒子笑著說:「爸爸,你拍的電影好好看喔!」那一刻,讓曹仕翰找到繼續創作的動力。

此次入圍最佳導演、美術設計、造型設計,曹仕翰坦言,因為電影是獨立製片,替未入圍但一路走來的工作人員感到可惜,「會想起在某些不容易的時刻,還是被他們支持跟相信,這是好幾個夥伴的首部長片,我當成第一部電影也是最後一部來拍。」但他也表示,雖然最佳導演入圍者中「大神」太多,仍希望有機會登台,說出對夥伴的感謝。(編輯:李亨山)1141122
- 2025/11/22 11:31
- 「南方時光」台海飛彈危機映照父子情 曹仕翰因父逝曾想棄電影夢【專訪】2025/11/22 10:42
- 2025/11/20 21:45
- 2025/11/20 17:4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