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作繭自縛 川普助長妨礙司法嫌疑

2018/1/27 22:03(1/27 22:2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華盛頓27日專電)美國「大西洋月刊」說,雖然要以妨礙司法罪名起訴現任總統並非易事,但川普的行為模式已升高他遭到起訴的可能性。這個罪名相當嚴重,當年尼克森就是因為妨礙司法被迫下台,柯林頓也因同樣罪名差點遭到彈劾。

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最新的一篇評論說,如果「紐約時報」報導屬實,川普曾命令白宮法律顧問麥甘(Donald McGahn)設法撤換調查「通俄門」的特別檢察官穆勒(Robert Mueller),但麥甘不從,而且揚言寧可辭職,川普才罷休。

穆勒也在調查川普開除原本負責調查通俄門的聯邦調查局長柯米(James Comey),是否構成妨礙司法。

大西洋月刊指出,這讓人想到1973年人稱「週末夜屠殺」的事件:尼克森要求開除調查水門案的特別檢察官考克斯(Archibald Cox),司法部長和副部長憤而辭職。

評論說,妨礙司法與否,要看當事人的心理狀態,檢察官難以證明;相較於國會發動的彈劾與解職行動,各界對於能否起訴現任總統的法律存有歧見,但法律專家說,川普的行為模式強化了依妨礙司法罪名將他起訴的可能性,因為川普一再試圖阻撓針對俄國干預美國2016大選的調查,有時還在這個議題上誤導民眾。

評論指出,川普沒能換掉穆勒,但這點並不重要,因為妨礙司法的企圖即使未達目的,罪名依然可以成立。

評論說,即使川普要求撤換穆勒或開除柯米是合法行為,如果他行使職權是出於「不良意圖」(corrupt intent),那就會成為妨礙司法的關鍵。

大西洋月刊回顧川普從去年上任之後的連串作為,包括在2月對柯米施壓,要他停止調查當時的白宮國家安全顧問佛林(Michael Flynn),並要求國家情報總監柯茨(Dan Coats)也對柯米施壓。佛林在去年12月已承認曾在與俄國官員接觸的問題上誤導聯邦調查人員。

柯米在去年5月遭到開除,川普曾說,他撤換柯米,是為了「俄國那件事」。川普甚至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見俄國官員時說,柯米下台讓他如釋重負。

去年3月,司法部長塞申斯(Jeff Sessions)在通俄門調查中自請迴避,此事讓川普很不開心。川普曾公開表示,塞申斯這樣做「對總統極不公平」。川普並說,早知道塞申斯會自請迴避,就不會找他來當司法部長。

川普24日對記者說:「回擊就算妨礙司法嗎?根本沒有妨礙司法。」

大西洋月刊的評論引述法律專家的話說,以上行為如果都是單一事件,或許說得過去,但一再出現干涉調查的企圖,加上他的否認,可能被視為可依妨礙司法罪名將他起訴的「不良意圖」。

川普的另一個問題在於,他屢次試圖影響調查,或因為無法控制調查進展而發脾氣,這表示白宮幕僚手上會有筆記或電郵等證據,可以說明川普的心理狀態。這對穆勒會很有幫助,對川普則大為不利。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川普在去年6月要求撤換穆勒,麥甘表示反對。但此事是在相隔半年多之後,才見諸報端。

大西洋月刊的評論在結論中說,似乎有些知情人士開始在跟媒體分享隱藏多時的細節。10701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