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聲響起!從棒球場到歷史戰艦 美國敬軍精神深植民心

推薦閱讀
這樣的致敬場面,已成為美國職棒比賽一部分。過去記者在採訪球賽時,多次親身感受這種氛圍。數萬觀眾暫時放下比賽輸贏,向這位曾為國家付出的同胞說聲謝謝。
身處現場總有一種體會,掌聲背後代表美國尊敬軍人的文化深植人心。同樣的氛圍,記者最近在夏威夷珍珠港,採訪二戰終戰80週年的紀念儀式上再度見識。
就在9月2日,日本投降80年這一天,記者站上歷史現場密蘇里號戰艦。當年盟軍統帥麥克阿瑟在甲板上主持日本投降儀式。有8位老兵出席紀念儀式,他們高齡99歲,大多需要輪椅代步。
印太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出席,他是美軍四星上將,也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最高指揮官。然而在這場終戰紀念儀式上,他沒有著重軍力展示或頌揚勝利,而是把聚光燈照向在場的老兵。
印太司令逐一唱名,描述每位老兵當年職務:有人在神風特攻隊的攻擊下操作火炮,守住崗位;有人觀測天候,引導戰艦安全航行;有人在艦橋上追蹤敵機,指引炮火;有人在暗夜裡維護電力,確保戰艦運行。
這些基層士兵的工作,在這位高階將領口中一個一個都無可取代。他強調,正是這些看似微的職務,集合起來構成保衛和平的力量。老兵們退役幾十年,在現場受到現役軍人列隊敬禮。
對老兵的尊敬,是美國愛國心的具體寫照。從棒球場的掌聲,到終戰紀念儀式的唱名,強調同一件事:感謝每個人為國家的付出。這種愛國心,不在於誇耀國家多強大,而是再三強調,每個人力量匯聚起來才構成國家。
人們在街頭或機場看見身著軍裝的軍人,常會主動說一句 「感謝你為國家效力」(Thank you for your service),這樣的簡單問候已經成為社會常態。
國慶日遊行與煙火,家家戶戶前院插著國旗,學校裡每天早晨的效忠誓詞,都在不知不覺中讓愛國心落實在生活裡。
終戰80年紀念儀式上,一名20多歲女生代表年輕世代聲音,她向近千名貴賓提出一個深刻的問題:「我們能為和平做些什麼?」
她說,和平不是空泛理想,而是日常生活中行動的勇氣,無論是教室、鄰里間,人與人之間的同理心、正義感與寬容,一點一滴都是和平的起點。
美國年輕世代的一番話,對照在場老兵的身影,反映出美國愛國精神的核心:國家的力量存在每個人的行動中,正如美國國歌一再歌頌的「自由的土地,勇者的家園」:這片土地的自由源自於無數勇者的行動守護。(編輯:唐佩君)114091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