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烏克蘭戰爭與台海緊張 推動更快更廉價武器需求
(中央社倫敦19日綜合外電報導)路透社今天發表評論指出,烏克蘭戰爭持續,以及對台灣安全的憂慮,正促使各國加速研發與量產成本更低、部署更快的武器系統。歐洲與美國的軍工企業正競相開發無人機、遠程打擊系統與自主載具,以滿足前線需求和潛在衝突威脅。
英國國防部在8月底宣布,計劃採購一款新型中程彈道飛彈,能以常規高爆彈頭打擊600公里外的目標,並希望能在明年夏季就進行首次試射。
這項名為「夜幕行動」(Project Nightfall)的計畫,將是英國自1960年代以來首次自行研製彈道飛彈。但更引人注目的是,英國政府要求設計與建造的速度異常之快,這也是這份合約最不尋常之處。
英國政府還希望這款武器「便宜」─至少相對於其他飛彈而言更低廉。英國國防部表示,每枚飛彈的價格不得超過50萬英鎊,希望能在9個月內完成首批原型測試,並在隨後數月內開始生產。
這是一項大膽的任務─但至少已有一家製造商歐洲MBDA飛彈系統公司表態有意競標。不過,這同時也提醒世人,現代歐洲國家如今認為自己必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新武裝,不僅是為了讓烏克蘭繼續作戰,也為了應對可能更大規模的衝突。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表示,持續努力推動烏克蘭戰爭停火。川普並稱,他已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那裡獲得承諾,即在本屆總統任期內中國不會對台灣動武。
然而現實是,外界普遍預期烏克蘭戰爭將持續,並消耗龐大的武器庫存。美國在歐洲與印太地區的盟友同樣憂心,若俄羅斯或中國認為可以輕易取勝,將會進一步發動領土擴張。
結果是近年罕見的軍工生產潮出現─重點集中在大規模量產的遠程打擊系統,以及短程防禦性武器。
英國海事無人載具製造商 Kraken Technology Group 創辦人暨執行長克里斯(Mal Crease)說:「各國政府現在看重的就是生產速度與規模。」該公司表示,其無人水面艇 K3 SCOUT 每年可量產達1000艘,並且在與德國造船商 NVL 簽署合作協議後,這一產能預計將在2026年翻倍。
就在本週,台灣宣布正與美商Anduril合作,研製一款低成本自主巡弋飛彈。同時,Anduril也剛與澳洲簽署一份價值11億美元的合約,將交付其「鬼鯊」(Ghost Shark)自主水下載具。
各國優先考量快速量產且成本低廉的武器系統,例如新一代「攔截無人機」,能以遠低於美國愛國者(Patriot)防空飛彈的成本,擊落敵方無人機與飛彈。愛國者飛彈單枚造價超過400萬美元,在烏克蘭及保護美國與盟軍部隊中需求極大。烏克蘭尤其尋求更便宜的解決方案,以攔截俄方飛彈。
對於最積極的企業來說,成長速度驚人。愛沙尼亞無人地面載具公司Milrem的基本地面載具已被逾12個國家採用,所有採用國都能取得部分烏克蘭戰場的實際操作數據。
除了昂貴的外國製無人載具,烏克蘭公司還建造了大批廉價遙控地面載具,用於更危險任務,如撤離傷員、清理路障、運送彈藥等,避免多人同時暴露於危險之中。一名烏克蘭軍官說:「我們人力不足,必須靠科技彌補。」
下一代無人地面載具已明顯比烏克蘭戰場上使用的載具大得多,不再只是簡單的補給卡車。例如,Milrem 的 Havoc 看起來像一輛小型無人戰車,公司希望將其銷售到中東等市場。
烏克蘭將於年底收到德國萊茵金屬公司(Rheinmetall)的Skyranger 防空系統。支持者認為,該系統可能在前線擊落無人機方面帶來突破性變化,進一步改變戰局動態。
然而,這也帶來新挑戰:各國在軍備投資競賽中,可能無意間購入很快就過時的裝備。過去,西方軍隊與軍工產業在應對這一問題上屢屢受挫,但這一次,利害關係可能更高。(編譯:嚴思祺)114091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