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國會選舉登場 前總理巴比斯有望重返執政
(中央社布拉格3日綜合外電報導)捷克今天與明天進行國會選舉,民調顯示,民粹派億萬富翁巴比斯(Andrej Babis)有望重返執政,終結現任中右翼政府4年執政。他承諾提高工資、促進經濟成長,同時減少對烏克蘭的援助。
路透社報導,這一變化將壯大歐洲的民粹反移民陣營,並可能使歐洲聯盟(EU)在氣候政策上更難達成共識。
捷克人在全球疫情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經歷了通膨飆升,並且從歐洲最嚴重的實質收入下跌之中復甦緩慢。這些陰影仍留存在選民心中,削弱了總理費亞拉(Petr Fiala)領導的「一起」(Spolu)聯盟及其自由派執政盟友的支持度,因為這個執政陣營專注於降低預算赤字。
捷克人對政權更替已見怪不怪—自1996年以來,沒有一個現任政府成功連任。
巴比斯是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的盟友,兩人同屬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的「歐洲愛國者」(Patriots for Europe)團體。他在對烏克蘭援助問題上態度曖昧,與費亞拉政府在俄羅斯2022年發動攻擊後迅速表態支持基輔的立場形成對比。
儘管財政援助少於其他國家,捷克卻是最早捐贈戰車與裝甲車的國家之一,並發起「捷克倡議」(Czech initiative),由貿易商與國防官員合作,在西方國家資助下,從世界各地尋找數百萬枚砲彈供烏克蘭使用。
巴比斯承諾終止這項彈藥計畫,理由是該計畫價格過高,他希望由北約(NATO)和歐盟來負責烏克蘭問題。
巴比斯否認任何脫離歐盟或北約的步驟,包括公投的呼聲,反駁了現任政府指控他會將國家帶離民主與親西方道路的說法。
巴比斯領導的「不滿公民行動黨」(ANO)預計將贏得超過30%選票,比費亞拉的「一起」聯盟高約10個百分點。但即便加上一個名為「駕駛人黨」(Motorists for Themselves)的小盟友,也可能無法在200席的下議院取得多數。
由於與「一起」及其盟友關係惡劣,「不滿公民行動黨」可能需要反歐盟、反北約的邊緣政黨支持,例如極右派「自由及直接民主黨」(SPD)和極左派「夠了!」(Stacilo!),才能實現其執政目標。
若部分小黨得票率未達進入國會的5%門檻,「一起」及其盟友可能保住多數席位—這種情況在上次大選中幫助了他們,但根據民調顯示,今年不太可能重演。
投票時間為今天下午2點(台灣時間晚間8點)至晚間 10點,以及明天上午8點至下午2點,結果預計將於明天下午出爐。(編譯:嚴思祺)114100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