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川普亞洲行凸顯貿易與關稅挑戰 各國重大議題一次看

2025/10/24 17:21(10/24 17:5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美國總統川普。(中央社檔案照片)
美國總統川普。(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東京2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即將啟程前往亞洲,訪問馬來西亞、日本及韓國,川普此行對區域內各國具有重大經濟意義,鑒於其與華府的關稅協議仍懸而未決,且美中貿易爭端仍持續升溫。

川普(Donald Trump)本月26日至27日將出席在馬來西亞舉行的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峰會,接著訪問日本,再於29日赴韓國參與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並可能在韓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

以下為法新社所彙整的各國關鍵議題。

中國:「川習會」將討論稀土?

川普跟習近平可能在韓國舉行會談前,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將先赴馬來西亞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進行貿易談判。

美中貿易緊張局勢近日升溫後,川普22日表示,他希望與習近平「就一切事務達成協議」。

北京先前宣布將加強管制稀土元素出口,作為回應,川普揚言對中國加徵高額關稅。

日本:高市早苗面臨挑戰

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將在東京接待川普。

美國今年7月同意降低對日關稅,但要求日方對美投資5500億美元作為交換條件。然而,東京僅承諾其中1%至2%為直接投資,其餘則以貸款跟擔保形式提供,川普與高市早苗會晤時可能談及這項分歧。

另項關鍵議題是華府可能要求東京停止自俄羅斯進口液化天然氣,俄國是日本的液化天然氣第3大供應國。

韓國:邁向達成協議

首爾努力與華府達成貿易協議之際,貝森特上週談到,雙方接近完成協議。

韓國總統政策顧問金永範(Kim Yong-beom,音譯)則指出,兩國已獲重大進展,但協議細節尚待商榷。

川普7月宣布,同意將韓國銷美產品的關稅降至15%,交換條件是首爾承諾對美投資3500億美元。不過,投資相關條款仍在激辯中,且汽車關稅仍存。

馬來西亞:協議進展順利

外界預期,馬來西亞將在川普訪問吉隆坡期間與華府敲定貿易協議。根據大馬首相安華(Anwar Ibrahim),談判進度已達成99.9%。

安華表示,兩國政府也將簽署加強貿易跟投資的「初步協議」,且「半導體、人工智慧(AI)、數位與能源全包含在內」。

印尼:等待協商再啟

雅加達和華府已於7月達成初步的關稅協議,印尼經濟統籌部長艾朗嘉(Airlangga Hartarto)先前曾說,最晚將於12月敲定對等關稅協議細節。

不過艾朗嘉20日提到,由於美國聯邦政府目前陷入停擺狀態,相關談判目前「暫停」。

越南:家具出口面臨壓力

越南7月與美國達成關稅降至20%的協議,但仍面臨特定產業關稅的衝擊。

華府10月中旬對進口家具施加25%關稅,而家具高占越南對美出口10%。河內當局談到,希望以公平、平等和互惠為基礎,推動貿易協議的談判進程。

印度:期盼和解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預計透過視訊參與東協峰會,新德里目前尚未與川普政府達成正式貿易協議。

華府8月將對印度商品關稅增至50%時,美印關係出現惡化,但川普跟莫迪後來均軟化措辭,兩國似乎有望和解。(編譯:洪培英)114102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傳印度接近談成貿易協議 美關稅擬從50%砍至15%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