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茶器

發稿時間:2012/06/30
台灣茶器
台灣茶器
作者|吳德亮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期|2012/05/26

  台灣茶器近年快速崛起,取代了「宜興壺」,成為兩岸茶友的新選擇。這本書提供難得深入的評估與介紹,從台灣茶器歷史整理做起,再將優秀的茶器與壺藝家分類介紹,並且解釋判斷茶器好壞的專業標準,是兼具賞讀、指南的多功能好書。

文章節錄

茶器的材質與功能

  閩南語和客家話都稱瓷器為「硘仔」,而陶器則稱為「粗硘仔」,以肉眼所見的質地粗細作為區分,令人忍俊不禁。事實上,兩者除了泥料的區別,燒成溫度也不盡相同:瓷器是由瓷石、高嶺土等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繪的物器,成形則需經過攝氏1280~1400度左右的高溫燒造。而陶器則以黏土為原料,燒製溫度也較低〈一般約800~1280度〉。

  陶器出現的歷史較早,中國河北省徐水縣南莊頭遺址就曾有一萬多年前生產的陶器出土,且距今八千多年的新石器時代,也已出現大量的紅陶、灰陶、黑陶、白陶、彩陶。而瓷器則遲至商朝中期才開始出現,從當時的原始青瓷發展至漢代日趨成熟的青瓷與黑瓷、魏晉南北朝的白瓷,並在宋朝達到完美階段。今天國寶級的古代瓷器,也大多出自當時或後來的定窯、汝窯、鈞窯、建窯、德化窯、景德窯等。

  不過,正如今天中國江蘇省宜興市與江西省景德鎮壁壘分明的陶壺與瓷器,台灣在70年代經濟起飛、茶藝文化逐漸興起之初,茶器也分為陶器與瓷器兩大脈絡各自發展。兩者最大的區別,是陶器除了陶作坊、陸寶、唐聖等大廠以企業化經營量產外,大多為陶藝家從煉土、養土、構圖、設計、拉坯、修坯、燒製,全憑一己之力完成。而瓷器則大多集中在窯廠或中小企業,如安達窯、竹君、茶器改良場、三希陶瓷等,開發與設計後交付拉坯、車坯或灌坯開模、注漿、素燒,再由專人彩繪、上釉或貼花後燒造完成,必須集合眾人之力成就。

  除了茶壺、茶海、茶杯、茶碗外,茶器事實上還包含了茶船、壺承、茶則、茶杓、茶挾、茶匙、茶漏,甚至烘爐、茶燈、茶刀等。事實上,早在唐代陸羽《茶經》的記載,茶具就包括貯茶、碎茶、煮茶、飲茶,以及添炙茶、存水、放鹽、清洗等各種茶具。

  80年代以後的台灣,受到茶藝文化蓬勃發展的激勵與影響,加上茶人與文化人不斷腦力激盪與創意研發,茶器除了用途種類早已無限擴充至數十種以上,素材的選擇更大膽顛覆傳統,從陶、瓷、玻璃、銀器、竹器、木器、玉器、水晶,至錫、銅、生鐵、不銹鋼等重金屬等,不斷交互運用及實驗,彼此競豔的造型或色彩、功能等表現更是各具巧思、超乎想像。不僅呈現唐宋以來的最顛峰,並在兩岸與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地發光發熱,將台灣豐富的茶文化帶向全世界。

  如何正確選擇或使用茶器?陶器與瓷器的優劣如何?儘管見仁見智,不過各種茶器都有其特色,應依茶品的不同來作選擇。例如陶製茶具的質地緻密,又有肉眼看不見的氣孔,能吸附茶汁、蘊蓄茶味,且傳熱緩慢不致燙手,即使冷熱驟變,也不致破裂;通常用來沖泡凍頂茶、鐵觀音等濃香型半發酵茶,或後發酵的普洱茶最能展現茶味特色。而瓷器茶具無吸水性,音清而韻長,能反映出茶湯色澤,獲得較好的色香味,適用於沖泡輕發酵、重香氣的高山茶、文山包種茶等。

  至於有人沖泡龍井、碧螺春或茉莉花茶等綠茶,喜歡用玻璃茶具,則多半以視覺考量為目的,觀看茶葉在整個沖泡過程中的上下穿動、葉片逐漸舒展的情形,以及吐露的茶湯顏色等。據說東方美人茶的由來,就是十九世紀初英國皇室以透明水晶杯沖泡來自台灣新竹的膨風茶,看到五色繽紛的一心二葉在杯中曼妙舞動而命名。

百家爭鳴的台灣陶茶器

  嚴格來說,做為陶器的土質只有兩大類,即砂質土〈如紫砂〉與泥質土〈如朱泥、苗栗土、北投土等〉。砂質土具透氣性,煮東西不易破,因此中國遠古彩陶時代常見以「陶鼎」來煮食,缺點則為容易滲水;泥質土則不會滲水,但不適合煮食。至於今日陶藝家所使用的陶土大多為兩者混合,砂與泥只是比例的問題罷了。一般來說,砂質土燒製的茶壺適合沖泡老茶、熟茶;而泥質土茶壺適合輕發酵茶類。

  目前台灣茶器也以陶器為多,尤其近年台灣陶壺風靡對岸,價格也節節攀高,使得陶藝家紛紛投入茶器的創作,幾乎每兩位陶藝家就有一位做壺,呈現百家爭鳴的盛況。台灣陶藝學會理事長游博文則認為陶壺創作的表現形式不外以下十種:功能性創新〈如陳錦亮的懶人壺、鄧丁壽的古逸壺等〉,胎土質感、燒成質感〈如鹽燒、燻燒、柴燒、還原燒等〉,釉色、造型、刻畫表現〈書畫、詩詞、彩繪、浮雕或鑲嵌等〉,不同技法或材質結合〈如陶壺以樹枝或金屬作為提把等〉,雕塑性非實用壺〈如李茂宗的手捏大壺〉,以及實用壺的觀念性呈現等;而其中造型與釉色表現則是台灣壺最亮眼的兩大主軸。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