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熊記

發稿時間:2012/07/07
尋熊記
尋熊記
作者|黃美秀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2/06/01

  這是少見的國人自己對台灣黑熊的田野調查日誌,裡面的資訊非常珍貴,是作者博士論文之延續。她一個人深入中央山脈,踏遍人跡罕至的山區,觀察台灣黑熊的生態,是一份彌足珍貴的田野調查紀錄,是國人保育觀念很好的教育書,尤其適合國高中學生暑假閱讀。

文章節錄

《尋熊記:我與台灣黑熊的故事》

第一個熊窩

  從瓦拉米山屋之後,鮮有人跡,野生動物的痕跡和瓦拉米至登山口路段相較,大異其趣。一路上,隨處可見山羌、山羊的腳印和排糞,以及山豬的拱痕。魏大哥補充說,以前這裡的山羌之多,有如「老鼠」般到處跑來跑去。我們在城墩風貌完好的十里駐在所上,發現一具大雄山豬的完整骨骸,白骨已略長青苔;志強找到大獠牙,打算拿來做項鍊,我則收集頭骨當標本。

  直到山陰(二十公里處),我終於看到傳說中的「熊窩」。部落訪查時,原住民告訴我︰黑熊會在地面上折芒草做巢。我有點不相信,因為我所閱覽過有關亞洲或美洲黑熊的各種文獻,都沒有這種報導。熊窩位於步道旁懸崖邊,被壓折扭轉的芒草已經乾枯,圍成一個碗形或像大鳥巢的構造,外徑約一百五十公分、內徑六十五公分,看來已有些時日了。我的訝異及讚嘆似乎讓大哥及魏大哥感到十分欣慰,好像在宣告著:「現在,你相信我們以前告訴你的話了吧!」這也是此番入山以來的第一筆黑熊觀察紀錄。

  這個經驗讓我又學了一課,傳統原住民的生態知識不僅可以與已知的科學資訊相互驗證,更可為科學的未知提供線索,或者其他可能的答案。科學的其中一個特色,便是講求證據,或者說,一般野外研究者多半只相信自己親自收集的資料,或是信賴用系統性的科學方法所獲取的研究結果,對於口傳的資訊多採半信半疑的態度。這種質疑態度本是無可厚非,但是,在面對傳統原住民長期與自然環境密切互動,經歷代累積而傳承下來的豐富自然知識時,這種非主流、非學界的資訊,近年來卻逐漸受到學界重視,被視為是正統科學之外、探索自然的另類知識來源,以及開啟探索人類適應自然的另一扇窗。我在後來的研究期間,也陸續收集到更多「熊窩」的第一手資料。

  在抵新崗(二十七公里處)之前,大哥忽然停下來說:「你看。」我朝他指的地面看去,卻沒發現什麼。他加強語氣說:「熊大便!」我愣了一下,趕緊蹲下身尋找。滿是落葉的地面上,有團像麻花捲的咖啡色排糞,全是動物毛髮,測量的直徑是三.五公分,裡頭主要是山羌毛,竟也有小山豬的獠牙。這是我在野外看到的第一個熊大便。後來,我們又在多美麗駐在所(三十三公里處)附近發現二個熊排遺,一個排糞裡頭都是山羊毛和少許的骨頭碎片,另一個則是十分新鮮的橄欖綠色,裡頭有未消化完全的植物草莖和種子。我把它們一一裝入封口袋內,當做寶貝般;這些糞便透露了野外黑熊什麼時節吃些什麼食物。

  在新崗傾斜而破舊的鐵皮工寮內,被柴火燻黑的臉盆底部有清晰的熊爪痕;丟棄在新康營地(二十九公里處)的塑膠罐、保特瓶、空罐頭,也有熊啃咬的痕跡。新康過後的某瀑布下方(三十公里)、碎石坡的路徑上,我們發現了熊腳印,但後腳跟的部分並不明顯,我在筆記本上寫下「十五公分長、十三公分寬」的紀錄,這是我第一次足以辨識的熊腳印。沿著腳印方向,可以看出這熊跟著步道走,與我們同向。

  才相處幾天,原住民長期活動於山野而鍛鍊出來的敏銳觀察力,在兩位大哥身上一覽無遺。通常都是他們先看到有趣的東西,再喚起我的注意。步道旁的峭壁上,有個口徑約二個拳頭大的石縫,我看不出有何異樣,直到魏大哥強調裡頭有蜂窩,我方注意到飛進飛出的小蜜蜂。洞口十分乾淨,有明顯被扒抓的痕跡,他看到我那疑惑的表情,補充說:「那是熊挖的。蜜蜂如果沒有好木頭住,會在石縫內築窩;但不是(人要)找就有……熊這次吃不到蜂蜜,但是,下次還會常來蜂窩這裡挖一挖。」果真一個月後,我再經過此地,蜂窩已經不見,洞口被扒得更乾淨了。原住民告訴我,熊喜歡吃蜂蜜(包括蜂巢)或甜的東西;看來,卡通片裡的維尼熊喜歡吃蜂蜜的故事是真的。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