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百年老店嘗試轉身 台鐵要用美學重塑靈魂

改變台鐵的美學設計如果是歷史的一役,一定要戰到最後一刻。如果台鐵可以反轉,中華民國美學就不再有藉口
2019/7/27
文:陳政偉/攝影:吳家昇(吳漢中)、吳翊寧(馮輝昇)

日本鐵道火車兼具舒適與美感,台灣觀光列車也想跟進效法,呈現出的「中華民國式美學」卻讓不少國人看了覺得汗顏。今年2月,台鐵宣布斥資7900萬,全面升級29輛「環島之星」觀光列車,車廂的花俏配色、塑膠走道和不銹鋼腳柱,卻在網路上被嫌俗氣到不行,謾罵聲不絕於耳。

其實台鐵被罵也不是一天兩天,當社會進步到一定階段,社會設計不再只要求符合功能性,民眾的美感會隨著文化進步而提高。網民和鐵道迷樂於比對日治時期設計典雅、風格獨具的各地車站,以及國民政府來台後陸續改建新建的各地台鐵車站,在網路上票選「台灣最醜車站」引起熱烈討論,早就不是新鮮事。

台鐵改造商務車廂(中央社檔案照片)
台鐵環島之星換裝(中央社檔案照片)

「台鐵美學」,就這樣成為沒有美感和設計感的代名詞。

台鐵局長張政源終於受不了,宣布成立「台鐵美學設計諮詢審議小組」,由台中花博設計長吳漢中召集各領域專家,誓言3個月內給民眾煥然一新感受,希望在年底就讓國人見到脫胎換骨的環島之星觀光列車。台鐵這家百年老店,野心勃勃的要來個華麗轉身。

讓美學重新注入台鐵的老靈魂

台鐵是有著132年歷史的老公司,走進台北車站辦公室,約好受訪的台鐵副局長馮輝昇迎面走來,一邊打招呼一邊就說,台鐵現在背負著全民期待,老火車也需要與時俱進。 

馮輝昇認為,如今公共建設的推動,不再只是注重功能性,更重要的是服務、感受,以及呈現傳達環境、文化、歷史的整體氛圍。但是他坦承,在這間老店裡「美學的元素就是會比較被忽略掉」,不管是車站、列車,或是網路行銷宣傳、廣告品,許多員工一直認為講究美學就要花很多錢。要扭轉這些陳年觀念,要費大工夫。

「台鐵美學設計諮詢審議小組」,就要扮演台鐵這場想法革命的急先鋒。美學小組共11名委員,橫跨創意設計、都市景觀,服裝設計,然後從不同角度提供台鐵在美學設計上的想法,期望專業意見和美學元素能夠納入工程規劃設計當中。

「觀光列車可能是醜到全國都有感」,臨危授命的吳漢中主導美學小組時如此說。

吳漢中透露,台鐵是第一個公部門內部成立美感推動小組的單位。改變台鐵的美學設計如果是歷史的一役,一定要戰到最後一刻。如果台鐵可以反轉,那中華民國美學就不再有藉口,所有公部門都可以做到。

與台鐵人內部對話

傳統上,公務人員在執行任務時的第一個想法是要怎麼操作,才會達到目標,什麼叫做美並不在思考之列。台鐵要在美感設計上改變,宛如大象轉身,勢必經歷相當程度的困難與時間。

馮輝昇透露,第一次參與美學小組、廠商與內部人員的討論會議,兩邊意見幾乎沒有交集,像是雙方角力般,你發言、我防守。討論到最後,氣氛劍拔弩張。

然而衝突也是必然,經常是在衝突之後,彼此才能夠更加認識各自專業,讓美學與技術的專業能夠互動。經過第一次的挫敗,馮輝昇了解到,不能再用傳統會議方式作討論,ㄇ字型的會議桌就像是公部門的框架,只會圈住彼此的意見。

「應該要找到一個平衡點,讓兩個專業互相學習」,吳漢中覺得台鐵裡擁有很多資深的技術性人員,這方面專業無庸置疑,而美學小組委員提供意見,算是啟動一個機制,把設計改造的重點挑出來讓台鐵人看到,如此做出示範跟教學目的。最後才讓台鐵上軌道,去改善國家鐵路形象。

經過幾次沒有交集的會議後,美學小組在會議形式上率先發難,後來改變會議形式,來開會的人都圍在一張桌子,丟出自己的意見,然後腦力激盪與討論。最後,不分你我,朝共同的美感目標產生共識。

有了交流,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台鐵人帶著使命感與責任心,聽著他們講述鐵道專業時會肅然起敬,老一輩台鐵人像是鐵道迷一樣對於鐵道文化細數家珍。會議過程中,吳漢中常覺得像是跟自己爸爸跟叔叔輩說話一樣,,也常感動於這樣的片刻。

車廂到車站,設計要讓美感融入功能性

觀光之星的內裝最為人詬病的地方,是實用與功能性主導結果,讓設計成為保養維修的附屬。

馮輝昇說,美學小組在討論過程中對搭配色系提出意見,台鐵人員的本位思考以容易整理清潔為主;提到貼皮的地板要做變更,就會考慮到拆掉重做將耗費人力時間等問題,加上廠商配合工程的時間考量,結論就是「都不要動」,這些本位主義很容易造成改革的停滯。

馮輝昇再舉例,台鐵各火車站貼很多指標,每個轉角都有指標,功能性強,但可能由不同時間不同負責人所製作。即使資訊內容可能一樣,用的紙質或是貼的位置、是否護貝,都不一致,資訊也過於雜亂。

吳漢中認為,歷經不同時空背景,車站裡提供給旅客的資訊顯得毫無系統,應該統一識別規格,包含字體、大小、明度、色彩,這也是減法哲學的重要。設計應從前端開始,必須由上而下執行。美學小組成立後的最大原則,便是要把設計導入最前面,而不是放在最後面,到了末端才要來救火。

「像是車廂中間的走道上舖紅毯,就如同刻板印象一樣存在老一輩台鐵人心裡。」吳漢中笑說,但只要有出國搭火車的經驗,拉一條紅毯早已不時興,打破這樣過時的迷思,就是他們的工作。

當美感內化 台鐵人將為百年老店感到驕傲

台鐵美學的改變正在慢慢醞釀中,馮輝昇解釋,像是車站的改造、集集支線、年底要採購的600輛城際列車,或是企業識別體系,都是未來改造的項目之一。

車站改造計畫中,瑞芳、十分車站這兩個站都在平溪線上,屬於推廣觀光鐵道旅遊的重點車站。在美學小組與內部討論下,未來設計加入地方文化背景、歷史故事,還有民眾參與,將讓車站更加具特色及美感。

採購車輛從普悠瑪、太魯閣開始,其實都在採購端就加入設計思考,現在新購車輛也都是朝著相同方向走,從採購投標就提出精準的設計概念。

吳漢中解釋,在車輛採購部分,美學小組帶著專業語言與廠商設計團隊進行溝通,透過共通語言進行對接,協助台鐵以明確的設計方向提出需求,不再只注重實用性。

吳漢中說,他很怕台鐵只是讓外圍人士說說意見,好像提供一些美感設計就可以。美學小組是非常認真的想讓台鐵回到旅客觀感上,重視顧客的想法,更照顧乘客的感受和舒適,才能讓民眾有認同感。 

「最終美學設計小組的工作,還是會退場,」馮輝昇說,所謂退場是指對美感的培養,最終是要內化到每個員工心中,深植在每個同仁的價值思維裡。當台鐵從上到下,從採購到企劃,每個人內心都用美學概念思考公務,美感慢慢滲入組織文化裡,以後就會變成一個永續驅動的力量,美學小組也就完成了它的任務。

馮輝昇認為,台鐵已經走了132年,如果能夠用美學重塑靈魂,台鐵的下一個百年,將會走在更美麗的道路上,台鐵美學不會再是負面形容詞,而是台灣人的驕傲。

172.30.1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