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國外送補貼大戰誰是贏家?商戶訂單增量不增收

2025/11/21 14:5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21日電)中國今年4月以來,幾家大型外送網路平台投入鉅額「補貼大戰」,引來監管單位約談。一份研究顯示,當時的餐飲商戶訂單雖增加,但利潤下滑,而且也擠壓了原本在餐廳內用的市場,可謂「賺了流量,賠了利潤」。

中國3大外賣平台美團、京東、餓了麼4月開始發起外送補貼競爭,到了7月之後,補貼力度進一步加大,各業者大量釋出「0元外賣」折價券,破壞市場行情,引發監管單位關切。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7月曾約談3大外賣平台,上海監管單位也約談平台業者,要求全面下架「零元購」類型促銷活動。

澎湃新聞報導,由復旦大學經濟學院主辦的「平台價格競爭與餐飲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今天舉行,會上發布有關上述補貼大戰的研究成果,數據分析結果顯示,餐飲商戶普遍呈現「增量不增收」的狀態。

這份研究基於全中國4萬餘家餐飲商戶堂食(餐廳內用)和外送完整日交易數據,結果顯示,相對於常態化補貼,大額補貼確實帶動外賣訂單量快速增長。7月以來競爭加劇期間,商戶每日「外賣加堂食」總訂單量平均增長7%,但商戶每日實收金額平均下降約4%。經估算,4月競爭升溫期商戶外賣加堂食總利潤平均下降約1.7%,進入7月的競爭加劇期後,平均降幅擴大至8.9%。

在競爭加劇期商戶外送訂單量平均增長近兩成,但實付價格的平均降幅也達到兩成,兩者相抵後商戶的外送實收金額平均僅微增0.5%;相比之下,商戶堂食訂單量、實際營收均下降,平均降幅均超過一成。由於餐廳內用的淨利潤率通常高於外送,這種替代直接導致商戶總利潤的下降。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即使是未參與補貼的商戶也受到影響。在大額外送補貼下,這些商戶面臨著顯著的「虹吸效應」,其消費者紛紛轉向參與補貼的商戶,使得這些商戶陷入「參加補貼利潤少、不參加訂單少」的兩難境地,最終不得不加入補貼戰。數據分析顯示,商戶參與補貼的力度越大,越能通過訂單的增加來帶動營收,但利潤下降得越多。

這份研究建議,要明確補貼的合理範圍和邊界,警惕持續的「過度低價」扭曲市場價格體系;切實保障中小商戶的自主定價與自主經營權,防止其合理的利潤空間受到持續低價的擠壓。(編輯:廖文綺)114112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