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彭薇個展登台北 以畫筆構築女性宮殿

2024/5/25 19:31(5/25 20:3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國藝術家彭薇25日起在台北耿畫廊推出個展「記憶的宮殿」,以近50件繪畫和9部動畫錄像交互敘述,構築出一處以女性為主體的宮殿。圖為展品之一「有故事的房間」(No. 25)。(耿畫廊提供)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傳真 113年5月25日
中國藝術家彭薇25日起在台北耿畫廊推出個展「記憶的宮殿」,以近50件繪畫和9部動畫錄像交互敘述,構築出一處以女性為主體的宮殿。圖為展品之一「有故事的房間」(No. 25)。(耿畫廊提供)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傳真 113年5月25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25日電)「宮鬥劇」或許是不少民眾一窺中國深宮文化的起點,相較劇中女性圍繞男性爭奪權力,藝術家彭薇則在個展「記憶的宮殿」,以文人畫筆觸構築以女性為主體的宮殿,以女性視角進行當代探討。

彭薇1974年生於中國成都,現居、工作於北京,作品結合中國文人畫及當代生活形態表現方式。她在台北、上海等地皆舉辦過個展,如2015年曾於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個展「圓滿的旅程」,作品也被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波士頓美術館、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紐約布魯克林美術館等地收藏。

彭薇今天起在耿畫廊推出個展「記憶的宮殿」,展中作品包含「故事系列」的「大房間」、「有故事的房間」、「迴廊」、「塔」、動畫錄像「我們都需要故事」和「窺系列」、「冠系列」等,以近50件繪畫和9部動畫錄像交互敘述。

「記憶的宮殿」展覽命題可追自耶穌會教士利瑪竇在16世紀末到訪中國留下的論述,耿畫廊透過新聞稿表示,在利瑪竇傳授的技藝中,有一項是建造「記憶的宮殿」的方式,除可基於現實世界的真實空間,也可完全憑空想像的虛構居所,或是揉合真實與想像,打造半虛半實的記憶之殿。

耿畫廊表示,「記憶的宮殿」牽涉到人類感性上對於過往記憶、情緒、混雜真實世界的共感經驗,或是面對過往記憶時如何與之共處。在彭薇個展中,她以女性視角疊加記憶碎片,讓觀者隨著彭薇的視線或做停留,或從中帶走些什麼。

展覽涵蓋彭薇自2016年到2024年間的創作歷程,其中「冠系列」可視為展覽「記憶的宮殿」的終點,也可以是起點。彩墨描繪的帽子或皇冠,成為濃縮記憶的象徵物,同時暗示人們在搜尋記憶的權重。

「記憶的宮殿-彭薇個展」即日起於台北耿畫廊展出至7月13日。(編輯:陳政偉)113052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