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餘日仍有幸福 夏川草介史賓諾莎診療室凝視生命本質【專訪】

2025/7/15 11:03(7/15 13:4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日本現役醫師小說家夏川草介(右,ⓒ NATSUKAWA Sosuke.SUIRINSHA)透過新作《史賓諾莎診療室》表達,即使無法治癒,即使剩餘時間很短,人們仍然可以過得幸福。(悅知文化提供)
日本現役醫師小說家夏川草介(右,ⓒ NATSUKAWA Sosuke.SUIRINSHA)透過新作《史賓諾莎診療室》表達,即使無法治癒,即使剩餘時間很短,人們仍然可以過得幸福。(悅知文化提供)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網站)「即使無法治癒,即使剩餘時間很短,人們仍然可以過得幸福,這就是我的哲學。為此我一直持續思考自己能做些什麼。」這是日本現役醫師小說家夏川草介透過新作《史賓諾莎診療室》主角表達的心聲。在醫療現場看過各種不同的生命故事,夏川相信每一個醫師都有科學家與哲學家兩種人格,如何陪伴病患與不治疾病一起走下去,沒有標準答案,但有無限的可能。

把「醫療現場的故事」傳達出去,是夏川草介的畢生志業。在日本長野縣地方醫院擔任內科醫師,繼暢銷400萬冊的代表作《神的病歷簿》之後,夏川推出同樣以醫療第一線為背景的小說《史賓諾莎診療室》。不同於大眾對醫療題材作品的通俗印象,書裡沒有權力鬥爭,不刻意渲染驚心動魄與死神拔河的情節,沒有「奇蹟」,以日式淡雅筆觸,描繪生命的模樣。

書名的「史賓諾莎」是17世紀理性主義哲學家(Baruch de Spinoza),故事主角哲郎醫師喜愛史賓諾莎,他的人生觀「悲觀接受生命的有限性,但仍肯定人類努力的價值」與史賓諾莎若合符節。夏川融合哲學與醫學兩大主題,深入思索在面對無法治癒和時間有限等限制下,仍然可能感受幸福——多元樣貌的幸福。

這部小說還有一個有趣的主角:甜點。出版社形容《史賓諾莎診療室》結合「京都+和菓子+在地醫療+哲學」,傳遞充滿祈禱與希望的感動物語。哲郎醫師口中「這輩子必吃、吃過才能死」的3種京都銘菓,還有書中不時出現、寂寞的時候就要吃的各種甜點,一定會成為讀者閱讀時的筆記重點。中央社取得授權,刊載悅知文化的作者專訪,請作者談談《史賓諾莎的診療室》背後的故事。

夏川草介:我以自己的方式描寫凝視至今的生命本質

問:能不能分享一下《史賓諾莎診療室》出版之前的過程?

夏川:水鈴社的篠原一朗是《神的病歷簿》單行本出版後,第一個邀請我出書的編輯,他僅提出了「希望能寫醫療題材」,便說著「我會靜候佳音」,結果一等就等了14年(笑)。

至今的醫療小說,通常著眼於「治療」或是「無法治療時的照護」這兩種。但是光看著這兩種情況,仍有無法到達的境界,那就是「生病後或是死亡近在眼前時該如何過得幸福」。這個問題非常困難,卻又帶來異常的觸動,所以我便決定要撰寫正視這個問題的小說。

問:您提到:「雖然是醫療題材,卻沒有奇蹟。既沒有腹黑教授們的爭權奪勢,也沒有醫師一邊吶喊著:『回來!』一邊做心臟按摩的場景。但是,卻有遠比奇蹟、陰謀、吶喊更重要的諸多事情,我也盡可能將其寫進書裡了。」所謂的「更重要的事情」指的是什麼呢?

夏川:重要的事情都很難理解,但若是寫得淺顯易懂,有一部分的訊息會傳遞不出來。這麼一想,我就覺得小說應該是最佳的表達型態。然而,若是用資訊的方式撰寫的話,就會像是「展現幸福意義的5個條件」這種感覺,反而會錯過很多重要的東西。因此,我想創作出能讓人覺得「這本書散發出『何謂幸福?』的氛圍」,以及能夠回答「再進一步化為語言就偏離方向」的作品。

並非紙上談兵或幻想 人是可以「愉快死亡的」

問:本作主角雄町哲郎是名內科醫師,在京都小鎮的原田醫院工作。這裡的住院患者多半是老年人,且許多都患有失智症。對這裡的醫師來說,完成艱難的手術、治癒患者、想辦法讓患者能夠出院等都不是主要目標,他們的工作反而是讓病患與無法治癒的疾病和平共處。這和虛構小說常描寫的醫師華麗工作內容截然不同,是否因為您描寫得比較貼近當今的醫療現場呢?

夏川:事實上,面對這種現場的醫師應該壓倒性地多。但是與其說是不容易受到矚目,應該說是「都在做些難懂的事情」,所以很難像虛構小說的角色一樣華麗(苦笑)。

問:總共4話的故事描繪著雄町醫師與高齡重病患者、醫療相關人士的交流,原田醫院的醫師們也都各具特色,甚至會讓患者不禁低喃:「總覺得這間醫院有些奇特……」。

夏川:我沒有刻意設計出有特色的角色,而是在現實的醫師確實有很多怪咖。我以前曾思考過:是不是因為不了解其他職業的情況,才會就自己所見的狹窄世界,就認為他們很奇怪呢?然而當擔任醫師21年後,我所獲得的結論就是──怪咖真的多(笑)。

問:本作品並未像過往作品一樣,放入院內醫師間的對立、院內改革這類的要素,這是否有什麼考量?

夏川:這次我把醫院現況、地區性醫療內情等都先放一邊,由於角色有不少是患了重病的角色,所以我想盡量描繪出安穩的景色。這一點與自身經驗有很大的關係,我每年都會遇到一兩個患者,儘管罹患來日不長的疾病,卻仍過著非常平穩的每一天,總是面帶笑容,甚至還會顧慮到我這個主治醫生。

死亡並不是件非常絕望悲傷的事情,或許這種說法很奇怪,但人確實是可以做到「愉快死亡」。這不非紙上談兵或是幻想,而是我確信真的有這樣的人。因此,我才能夠寫出一定程度的說服力。

問:這次的主角背負前所未有的沉重過去。雄町醫師在3年前失去長年對抗病魔的摯愛妹妹,為了收養並照顧外甥,放棄了在大學醫院的職涯,改到地方醫院擔任內科醫師。

夏川:現實確實有面臨絕望處境仍面帶笑容的人,也多虧這樣的人存在,周遭的人同樣可以展露笑容。我只是把自身的經驗投射在主角上,再讓主角幫我說出來。

問:在大學醫院裡站在醫療最前線,對醫師來說真的是一種幸福嗎?這本書似乎告訴了我們「幸福的多樣性」,以及雄町醫師的生存之道。

夏川:不知為何,總覺得我們這個40世代年齡層以下的族群中,一味追求出人頭地的人已經沒有那麼多了。我剛成為醫師時,老一輩的前輩曾告訴我:「沒有寫滿幾篇論文,就當不成教授喔!」但這樣的價値観在年輕一輩已行不通了。這也導致年輕人難以與上一輩磨合,甚至獲得「那傢伙沒幹勁」的評價,事實上他們只是平淡地做好工作而已。

因此,在這次的作品中,我並不是想描繪出主角的特殊,而是打算表現出「現代人對工作的代表性價值觀」。

問:雄町醫師的思辨深度來源「悲觀主義」非常引人注目呢!這樣的雄町醫師喜歡閱讀17世紀荷蘭哲學家・史賓諾莎的著作。然而,在人們認為史賓諾莎的哲學偏向絕望時,雄町醫師卻解讀成「希望」。您選擇史賓諾莎的理由是什麼呢?

夏川:我認為在史賓諾莎的哲學觀念中,確立了這兩大要素──「雖然總是不順利,但仍持續努力著」、「努力之餘也常保希望」。而關鍵就在於「生而為人的幸福究竟來自何處?」這件事情。進而又思考「在深究悲觀主義之餘,又想盡可能寫出希望」時,史賓諾莎所留下的話語就自然湧了上來(笑)。

問:在4話的故事當中,有3話是從京都風景開始描寫,並提到新舊相融的景色,這是作品的一大魅力。這次選擇京都為故事背景的理由是什麼呢?

夏川:世界並非以人類為中心,只是人類待在風景、自然等巨大的世界當中而已。因此,我在創作小說時,總會從風景開始描寫。也就是說,我在思考要寫什麼故事時,若不先把景色定下來的話,就會寫不出來。

這次要描寫的是治療或照護之外重要的事,也就是有些跳脫醫療框架的感覺。而之前的小說背景都在長野,這次便決定選擇不同的地方,最後選擇了我所熟悉的京都。

日本京都鴨川。(中央社檔案照片)
日本京都鴨川。(中央社檔案照片)

問:作者簡介有提到夏川醫師是大阪出身,對吧?

夏川:我的老家在大阪高槻市,就是京都市的隔壁,所以去京都市比去大阪市還近。學生時代的補習班也在京都,平常逛的也是河原町一帶。因此,京都對我來說,是懷念的景色,是記憶中的景色。因此,我認為以懷念的地方為舞台,創作起來也很安心。

問:主角雄町醫師超愛吃甜食,尤其是京都的和菓子。這樣的設定,真的讓人覺得格外真實。4話故事的季節,是由夏季慢慢邁向秋季,當中也穿插了京都的節日,讓人注意到京都有很多讓人感受到亡者存在的節日,像是五山送火、六道參等,是非常符合這次題材的地方。

夏川:京都,確實是歷史悠久的都市。之所以會讓人感受到生與死之間的聯繫,我想應該是因為古代的生死比現代更接近所致。這就像說著「過世的爺爺今天會回來」,然後理所當然地跑去玄關迎接的感覺。

然而,這幾十年或是這幾百年,卻將「死亡」視為特別的環境,並將健康者所待的世界,與生病者所待的醫院設施這類的世界區分開來。京都卻是少數至今生死相接的都市,從這個角度來看,便決定以京都為舞台。

問:在這個生死之間,是以漸層感相接的世界來思考幸福的感覺嗎?

夏川:因為世界上有醫療,且醫療是人們思考生死的契機,而自己想寫的正是這個,所以才會在作品中置入了醫療。因此,我認為《史賓諾莎診療室》並非純醫療題材。

在我之後醫療主題的作品當中,有些書獲得其他醫師「這才有說服力」的評價,也有許多醫師表示:「裡面沒有從醫學角度來看亂七八糟的事物,所以我會支持你的。」我不曉得這些醫師讀者怎麼看待這次的故事,儘管感到有些不安,但這就是我所做出新嘗試的證明。

問:這次的故事數次描寫雄町醫師搖身一變成為超級醫師的場景,在「破解病名」這個支線故事更是表現得非常精彩,最後的內視鏡手術的場景,更是展現出驚人神手。

夏川:我原本不想寫出虛構小說中常見的超級醫師,不過從事醫師工作至今21年,雖然聽起來很奇怪,確實會有成為超級醫師的瞬間。儘管過度自信不好,但有時會收到其他醫院都說無法處理的內視鏡手術病例,結果實際執行後卻沒有遇到障礙,一如預料地順利完成。

以前我的指導醫師曾說:「內視鏡只要持續做20年就能出師了,但要20年不間斷喔!」當自己真的遇到這樣的事情時,才回想起曾經聽前輩說過這樣的話。這或許就是運動選手說的「心流」吧!因此,我沒辦法完全否定超級醫師的存在,只是覺得將親身經歷寫進故事中,應該沒問題,所以就寫出了這些場景。

問:我認為這超級醫生的場景,讓「原來有時被揶揄成『照護設施』的地方醫院,竟然有這麼厲害的醫師」這種驚訝感倍增。

夏川:正因為擁有累積至今的技術與知識,才得以思考下一步。對於像我們這種眼前充滿醫療的人來說,要看到生死另一側是有些勉強的。我自己也還沒真的出師,只是長年擔任醫師,一點一滴拓展眼前的景色而已。我希望可以帶著這些經驗,與雄町哲郎更進一步探討幸福哲學。

「體貼對方」是理所當然的

問:在第2話中,雄町醫師的前主管大學準教授花垣,將愛徒南茉莉送到原田醫院研修,建立起新的師徒關係。這也讓人期待這組師徒會有什麼樣的變化,而原田醫院其他醫師的魅力也獨樹一格。此外,最想進一步了解的就是前精神科醫師秋鹿。

夏川:持續面對悲傷或憎恨是非常痛苦的,很多人都難以承受。罹患憂鬱症而離職的醫師,絕對不在少數,然則他們都是很溫柔的人。這種人性溫暖,在醫師的世界卻十分難見。因此,我花了不少時間打磨秋鹿這個角色。

「想要幸福的人,能做些什麼呢?」本書非常重視這個乍看理所當然,卻鮮少被正視的疑問。與其說這是每位醫師的故事,不如說我想從各個角色的視角,來描寫這個疑問。

問:這次描繪的是夏季至秋季的京都風景,所以很期待夏川醫師會如何描繪冬季的京都。

夏川:冬季對醫療界來說,是非常嚴峻的季節,確實很想進一步描寫;而且景色方面,若是下雪的嵐山好像也不錯。

阪急電鐵列車在雪中開往嵐山。(圖取自Pakutaso圖庫)
阪急電鐵列車在雪中開往嵐山。(圖取自Pakutaso圖庫)

問:雄町醫師與南醫師是否會從徒弟轉變成戀愛關係呢?

夏川:兩人之間是還未成熟的師徒氛圍,所以我也不知道會如何發展(笑)。總覺得沒辦法輕易下定論,畢竟兩人之間年齡差距大,還有家庭方面的問題。

問:本作似乎是透過「何謂幸福?」這個問題,告訴大家體貼自己與他人的方法。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夏川:現在這個時代,很多人都認為主張自己的意見,要比聆聽他人話語更重要,結果造成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增加,媒體也經常取用過激的話語。不知道是不是受其影響過深,愈來愈多人來到醫院,就直接擺出一副要吵架的態度。一踏進診療室就質問:「你是專科醫師嗎?資歷幾年?」我當然也明白對方的心情,畢竟網路上有許多壞醫師的資訊。

當人類陷入不信任時,就容易出現找碴的態度。但我想透過小說傳遞出,更有安全感的人際關係。不僅在醫療現場,「體貼對方」都是理所當然的,所以我希望繼續透過書寫慢慢傳遞出去。(專訪由悅知文化授權;編輯:張珈爾)1140715

史賓諾莎診療室
史賓諾莎診療室
  • 作者|夏川草介
  • 譯者|王華懋
  • 出版社|悅知文化
  • 出版日期|2025/06/3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沒有蜜蜂與遠雷就沒有《spring》 恩田陸映演紙上芭蕾【專訪】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