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故事的力量為起點 伊坂幸太郎從仙台邁向樂園的25年【專訪】

文:黃淑芳 攝影:裴禎
伊坂幸太郎
- 出生:1971年生於日本千葉縣
- 學歷:東北大學法學部畢業
2000年以「奧杜邦的祈禱」榮獲第5屆新潮推理俱樂部獎出道 - 獎項:
2008年「GOLDEN SLUMBERS」第5屆本屋大賞、第21屆山本周五郎獎
2020年「反蘇格拉底」第33屆柴田鍊三郎獎 - 代表作:「LUSH LIFE」、「重力小丑」、「死神的精確度」、「蚱蜢」、「瓢蟲」
應博客來實體書店開幕活動之邀,伊坂幸太郎睽違12年再次來到台灣,展開3天旋風行程。開幕活動的大師講座門票早就搶光,出版社還為向隅者擠出候補名額,而且嚴禁徹夜排隊。
聽到自己在台灣很受歡迎,甫下飛機就接受中央社專訪的伊坂睜大了眼一臉懷疑地說:「真的嗎?別騙我吔。」「沒想到25年過去,還有這麼多人喜歡我的作品,真的很感謝。台灣應該是日本以外,讀我作品時間最長的地方了。」
向來據守仙台,鮮少離開家鄉的他,2013年在台灣舉辦簽書會時,特別刻了一個「Thank You! Taiwan」的印章來。這回,他又刻了第二版「Thank You! Taiwan」印章,結合新書《樂園的樂園》內容,畫著大大的紅蘋果圖樣。在新書扉頁蓋章時,他仔細檢查圖樣完整性、會不會沾染其他頁面,小小動作的背後,是對讀者的體貼。

《樂園的樂園》是一本「身世」特別,預設讀者也很特別的書。緣起於日本中央公論新社的共同創作企劃,邀請多位作家依據同一個「故事種子」,以「樂園」為題分頭創作;這個故事種子,就是《樂園的樂園》。
愈改愈喜歡 那就把故事種子獨立成書吧
伊坂起初不打算出版這個故事種子,用很輕鬆的心情寫,「那時候的想法,全部都放在這麼短、這麼濃縮的故事裡面了。」寫完之後,他修改了幾次,愈改愈喜歡,決定讓它成為獨立的作品出版,並且加入插畫,希望這個故事能像YouTube短影音一樣,在短短的時間裡讓讀者享受不同的樂趣。
懂日文的讀者不難發現《樂園的樂園》有《西遊記》的影子。3個主角的姓名諧音、人物設定就像運動神經超強的孫悟空、重視慾望的豬八戒、冷靜淡泊的沙悟淨,他們奉命遠行尋找「老師」、尋找樂園,過程中不斷冒險犯難。套用網文語法,有如「赴西天取經的一行人在伊甸園裡找到驚人的謎底,迎來爆炸性的結局!」
伊坂點點頭說,他的確參考了《西遊記》的設定,因為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是非常好的人物組合,各有不同特長、不同個性,很適合讓後續作家取材發揮。這個企劃的主題是「樂園」,講到樂園很自然會想到西方的聖經故事、亞當夏娃,「我寫作時本來就喜歡混合現實和非現實,在應該是鹹的味道裡放一點糖,在甜味裡混一點酸,把不太容易湊在一起的事物湊在一起」,就這樣把東方的《西遊記》放進西方聖經故事的「樂園」架構下,擦出新的火花。
如果角色調換,變成接下故事種子的作家,伊坂會怎麼發展下一個故事?
「我當初沒想太多,只是『非常不負責任』地拋出一個種子,把故事寫到『算是有完結的程度』,接下來就交給其他作家自由延伸或顛覆。如果要我接著寫的話,嗯⋯⋯我可能會讓同樣的情節重複發生,但每一動都稍稍偏離原本的軌道,最後發展成不同的結局,像是錄音帶的A面和B面那樣。」
聽起來似乎挺有趣的。一旁的經紀人接過話說:「那你倒是寫啊!」
討厭公式、注意留白 刪減完稿最有成就感
尋找樂園的途中,主角3人的對話、回憶,充滿機鋒與哲學,很多話點到為止,或者突然被外來干擾打斷。讀起來像是只寫冰山浮出水面的部分,水面下還有更大的部分留給讀者自己探索。這是伊坂作品的特色,他直言是特別用心處理,基本上不會寫得太多太滿。
「我很重視這一點。一個作家寫到哪裡、在哪裡裁剪,反映出作品的個性。我寫的東西大概都像是所謂冰山的一角,不是刻意留白,而是單純覺得差不多寫到這裡就好了。而且完稿修改時,我會一直把不想要的東西刪掉,這是我最有成就感的地方,覺得很興奮。」
「說實在的,我不喜歡寫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他微微皺起眉頭說:「可是我最近發現有些人如果你不寫詳細一點,他就沒有辦法了解故事想說什麼,寫與不寫之間的平衡真的很難抓。」
《樂園的樂園》篇幅不長,讀來並不費力,讀第二次、第三次時,你不會只跟著故事主軸走,而會忍不住停下來思考(或者去google)故事的元素,例如高麗菜對抗菜蟲的天敵療法到底是真是假、井伏鱒二《山椒魚》最後一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不知不覺,奇怪的知識就增加了。
聽到我這麼說,伊坂笑著說,如果所有讀者都這樣就太好了。這本書在日本出版時,一開始有人批評篇幅太短,CP值不高。他有點不服氣,心想難道寫得很長但內容無聊,就比較划算嗎?後來也有讀者說,因為故事短才能反覆閱讀,每次都有新發現。對伊坂而言,這樣的回饋很珍貴。

故事的力量 從一隻流浪貓開始
《樂園的樂園》提到,人類熱愛故事,「要刺激對方的感官,比起一般的說明,故事更有效果多了。」《SOS之猿》也寫到「也許,說故事就能拯救一個人。」伊坂深信故事的力量,他的創作起點也與此有關。
意識到「故事的力量」,是他國中時期的事。家裡養了一年的流浪貓死了,少年伊坂在筆記本上用貓的第一人稱寫了故事安慰自己,讓貓在故事裡重新活一遍,過得幸福快樂。那是他生平寫的第一篇故事,切切實實感受到故事能夠安撫情緒,「那應該是我開始想寫故事的最大原因吧。」
浪貓的故事是伊坂第一次,可能也是唯一一次把故事的力量用在自己身上,「那是為了自己寫的,寫了之後比較能靜下心來。現在寫作時比較沒有那樣的感覺了。」伊坂說,對他而言,故事不是要說教或引導別人,而是想讓人覺得有趣,「我只是喜歡分享有趣的內容、創造有趣的故事。就像在看拳擊賽時,如果知道選手的背景故事,比賽就會更好看喔!」
只寫沒人看過的故事 低潮期有延命法寶
出道至今25年,伊坂創作的初衷沒有改變,他始終想寫「沒有人看過的故事」,拒絕按照公式似的走到可預測的終點。「我希望讀者看我的小說時會感到不安、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我也不希望讀者覺得,啊~這個故事我好像看過了。我希望一直寫大家都沒看過的、很不一樣的故事。」
雖然喜歡寫小說,但他其實沒想過可以寫小說為生,也沒想過寫作會成為一生的事業,甚至至今仍感到不安。「最近我問太太,你覺得我年紀大了以後還會寫嗎?她說:『你應該會吧。』雖然她講話的口氣有點酸,但大概就是這樣。寫作對我來說,是我真的很喜歡做的事,它比較像是我的興趣,而不是志願。」
遇到低潮時,他沒有特別的排解方式,唯一的推動力是新點子。「只要想到有趣的故事,無論如何都想寫下來;這對我來說像一個延命的寶物。」比方說,《樂園的樂園》一開始被說CP值不高,也讓他覺得沮喪,「我就跟自己說,我下次應該還會有想到有趣故事的點子,到時候又能繼續寫下去!」
熱愛卡牌遊戲與電影
完成一部作品時,會怎麼犒賞自己呢?
「我非常喜歡卡牌遊戲,平常就會先相準目標,寫完小說再去買,得獎或作品再版時也會去買。」他笑著說,有次在店裡花了比較多錢,相熟的店員驚訝地問是不是發生什麼好事,「我說因為最近得了很多獎啊。」萬一出現珍稀的夢幻逸卡,擔心被人截足先登,即使小說還沒寫完,「我會先下手再說,當做是預購好了。」
伊坂喜歡卡片遊戲,日本很多讀者都知道。遊戲廠商甚至專門為他推出「死神的精準度」卡片,「那時候真心覺得超棒!好險我當了小說家!」說這句話的時候他輕握著拳,眼神閃閃發光。

聊卡牌聊得眉飛色舞,突然發現話題歪了,他趕忙澄清:「欸還是要稍微挽回一下形象,不要以為我只是玩卡片而已;另一項犒賞是專心地享受電影和閱讀。」雖然平常也看書、看電影,但寫小說時總掛心作品,寫完後才能百分之百放鬆地看喜歡的電影或書,今年5月他剛交出一部長篇,6月份就什麼都不做,放了睽違兩年的長假,充分地去享受電影和書籍的內容。
伊坂對電影的熱愛也是出了名的。他有很多作品被改編為日劇、電影,甚至成為好萊塢大製作,主角從金城武、生田斗真到布萊德彼特,個個都很帥。原著作者授權影視化時,一派是參與程度很深,堅持忠於原著;一派是完全放手,看看改編能激盪出什麼新火花,伊坂是哪一派?
「我兩種都不是吔,稍微改動我OK,但畢竟是自己的作品,也會希望它好好的變成好電影,所以在適當的時機,我會稍微表達意見;當然那個意見造成的結果可能有好有壞啦。」這種附註式的自我解嘲,非常伊坂風。
尚未影視化的作品之中,伊坂很期待《不然你搬去火星啊》能被改編,「我個人蠻喜歡這部作品的,很希望能夠為這部作品做些什麼」,不過如果是台灣影劇界的話,《SOS之猿》說不定也不錯,他徵求經紀人附議,兩人一起向台灣影視界喊話:「來拍一下我的作品吧!」
從汽車的視角觀察人類生活的《汽油生活》是伊坂較少被關注的一本書。「這一本我很喜歡,卻是我作品中銷量比較差的,是不是因為書名太樸實了不像小說?還是因為現在已經不是汽油的時代?我也不曉得。可是讀過這本作品的讀者給我的回饋讓我釋懷,大家都很滿意。
前陣子我遇到一個大叔粉絲,他對我證明自己是粉絲的方式,就是跟我說他最喜歡的書是《汽油生活》。我把這件事告訴這本書的編輯,對方露出一臉不知該做何反應的表情,哈哈。」

伊坂宇宙意外變成彩蛋
伊坂筆下的故事主角,有時會驚鴻一瞥地出現在不同系列的作品裡,宛如彩蛋的角色流動,是讀者很熟悉也很期待的。不過,這並非小說家的本意。
「讓角色在不同系列作品裡出現,是想讓讀者知道這些故事都存在於同一個時空、同一個世界,可是後來變成讀者有點在找、在期待這次會有誰登場,」伊坂擔心反而會影響讀者看故事的樂趣,但他最近改變了想法,「如果讀者看了開心,或許我可以再重新使用這樣的方法,雖然這不是我的原意,我沒有刻意要讓角色在其他作品登場。當然編輯有時候會建議某個角色很適合在這個地方出現,我也會參考就是了。」
讀者敲碗想要看更多的,是殺手蜜柑、檸檬的故事。伊坂曾說過,有機會的話他想寫這兩人的前傳,不過,現在他腦袋裡還有很多想寫的東西、其他的故事。說到這裡,他突然煩惱起來:「這樣講的話,如果有一天我寫了蜜柑和檸檬,大家會不會覺得我靈感枯竭、已經沒東西寫了?」伊坂式內心糾結又出現啦!
私下的伊坂,是個戀家的人,只要待在家裡玩卡牌就很開心,哪裡也不想去。長居仙台的他,離開3天就覺得時間很長,更別說跨海遠行。但這次能與台灣讀者重逢,他露出真心的笑容:「上次來很開心,這次也一樣,非常感謝。」(編輯:張珈爾)1140827

- 作者|伊坂幸太郎
- 譯者|王華懋
- 出版社|獨步文化
- 出版日期|2025/07/31
- 以故事的力量為起點 伊坂幸太郎從仙台邁向樂園的25年【專訪】2025/08/27 15:06
- 2025/07/19 17:32
- 2025/07/15 11:0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