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大木作修復者許漢珍辭世 李遠代頒贈總統褒揚令

2025/8/4 15:23(8/4 16:1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重要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大木作技術」保存者許漢珍辭世,文化部長李遠(左)4日代表頒贈總統褒揚令,由許漢珍兒子許弘杰(右)代表受贈。李遠表示,許漢珍致力技術傳承及推廣,留給世人無限感念。(文化部提供)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傳真 114年8月4日
重要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大木作技術」保存者許漢珍辭世,文化部長李遠(左)4日代表頒贈總統褒揚令,由許漢珍兒子許弘杰(右)代表受贈。李遠表示,許漢珍致力技術傳承及推廣,留給世人無限感念。(文化部提供)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傳真 114年8月4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4日電)重要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大木作技術」保存者許漢珍,7月5日辭世,享耆壽97歲。文化部長李遠今天代表頒贈總統褒揚令,由許漢珍兒子許弘杰代表受贈。

李遠表示,許漢珍對於古蹟、歷史建築等大木作技術保存具有重要貢獻,備受各界崇敬,長年致力於投入「大木作技術」傳承及推廣工作,精神令人感佩,其辭世留給世人無限感念。

文化部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許漢珍於1929年生,台南人,17歲入行,跟著父親許銅爐開始學師,自1950年代開始從事寺廟興建工作,曾經參與建造、修復約70餘座廟宇,為台灣少數漢式大木構寺廟建築主持司阜(按場司阜)之一,業界尊稱為「漢珍司」。

文化部表示,漢珍司將傳統大木作技術巧妙結合現代鋼筋混凝土不見木建築技術,其學習與執業的歷程,足為台灣寺廟建築史寫下重要篇章。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自2011年,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辦理漢珍司的木作技術傳承工作,漢珍司親身演示將其所具備的大木作技術,包括施工計畫、設計、落篙、放樣、算料,建立台灣漢式疊斗式大木棟架技術的重要基礎資料。

文化部說,漢珍司木作技藝精湛,分別於2010年及2014年獲台南市政府登錄為「大木作」及「結網」傳統工藝保存者,2014年經文化部指定為重要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大木作技術」保存者,2015年獲頒台南市政府卓越市民獎,2020年榮獲第5屆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編輯:吳素柔)114080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