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央社「雅斯敏尋親」 獲社會光明面報導獎平面優等

2025/8/28 16:33(8/28 18:2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比利時婦人雅斯敏(Yasmine Martin)回台尋親,圖為2024年8月13日她由家人陪同,回濟南教會旁台北福音育幼院舊址,拿舊照站在小時候留影位置,希望找到台灣親人和曾在育幼院共度的夥伴。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113年11月12日
比利時婦人雅斯敏(Yasmine Martin)回台尋親,圖為2024年8月13日她由家人陪同,回濟南教會旁台北福音育幼院舊址,拿舊照站在小時候留影位置,希望找到台灣親人和曾在育幼院共度的夥伴。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113年11月12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涉己新聞

(中央社記者洪素津、陳清芳台北28日電)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今天舉辦頒獎典禮,中央社「雅斯敏尋親」獲平面媒體類優等,獲獎記者曾以寧表示很榮幸能與雅斯敏一起走過這些旅程,透過筆尖為她爭取多一點希望。

「雅斯敏尋親」專題由中央通訊社駐布魯塞爾記者與在台灣的記者合力製作,描述自幼遭非法送養國外的比利時婦人雅斯敏睽違近半世紀,重返出生地台灣,尋找生父、生母線索。

114年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黃肇松說,今年徵件期間總共收到265件作品,是歷年參賽作品最多的一年,內容豐富多元且多彩多姿,也對所報導的社會問題提出務實可行的建議,可謂「內容為王」的一次豐收。

今年參賽作品包括平面新聞報導類16家72件暨學生作品10件;電視新聞報導類14家129件暨學生作品25件;廣播新聞報導類7家27件暨學生作品2件。黃肇松笑說,由於優秀作品太多,評審收到的作品達數公斤以上,為此部分獎項佳作增加了名額,才讓評審稍微免於難以取捨。

中央社採訪團隊陪伴雅斯敏走訪新北、新竹與南投等地,試圖透過DNA檢驗與現地回溯撿拾蛛絲馬跡,過程中也感受台灣人的熱情與溫暖。

獲獎中央社文字記者曾以寧坦言,在人生中實在沒有幾次機會可以參與別人如此重要的事件,看著雅斯敏在家人陪伴下面對被自己塵封的回憶、踏上這場充滿希望與失落的旅程,那種震撼讓人至今難忘。

曾以寧表示作為記者,「我們很榮幸能與她一起走過這些旅程,用自己的專業提供部分協助,並且希望透過筆尖,為她爭取多一點點的希望。」

曾以寧更謝謝主辦單位給予所有參與同仁的肯定,也希望把這份獎項的榮譽,同時歸給雅斯敏的勇氣與決心,還有她與家人之間的愛,以及所有在過程中曾經提供幫助的台灣人們。(編輯:龍柏安)1140828

114年第29屆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贈獎典禮28日在台北生技園區舉行,中央通訊社製作的「雅斯敏尋親」獲平面媒體類優等,綜合新聞中心主任梁君棣(右)與生活組組長陳清芳(左)出席領獎;中央社董事長李永得(中)與得獎團隊合影留念。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4年8月28日
114年第29屆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贈獎典禮28日在台北生技園區舉行,中央通訊社製作的「雅斯敏尋親」獲平面媒體類優等,綜合新聞中心主任梁君棣(右)與生活組組長陳清芳(左)出席領獎;中央社董事長李永得(中)與得獎團隊合影留念。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4年8月28日
114年第29屆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贈獎典禮28日在台北生技園區舉行,中央通訊社製作的「雅斯敏尋親」獲平面媒體類優等,綜合新聞中心主任梁君棣(左)與生活組組長陳清芳(右)出席領獎。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4年8月28日
114年第29屆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贈獎典禮28日在台北生技園區舉行,中央通訊社製作的「雅斯敏尋親」獲平面媒體類優等,綜合新聞中心主任梁君棣(左)與生活組組長陳清芳(右)出席領獎。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4年8月28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