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南院文物古韻投映白螺沙灣 館外愈夜愈美麗
2025/11/19 14:12(11/19 14:26 更新)
(中央社記者蔡智明嘉義縣19日電)故宮南院夜晚開放展館外空間營造夜間光環境,以光影為丹青、白沙為畫紙,將院內典藏文物化為動態繽紛流光藝術,投射在親子遊戲場域「白螺沙灣」上,讓藝術融入庶民生活。
故宮南院處長彭子程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為讓民眾夜間來故宮南院院區有更好體驗,特別在透南風廣場親子遊戲區營造夜間光環境,將院內典藏化為動態繽紛的流光藝術,文物古韻結合燈光科技,投射在面積約180平方公尺的「白螺沙灣」(孩童戲沙池)上,呈現老少咸宜視覺驚奇。
彭子程說,目前投射的影像包括西周晚期散盤、清乾隆霽青描金游魚轉心瓶、清沈振麟耄耋同春冊、清光緒粉彩百蝶瓶、19世紀印度生命之樹繪染飾布等,父母帶小孩來遊玩時,親子同感藝術之美。
彭子程表示,故宮南院夜間光環境於民國110年建置完成,並獲得台灣照明學會評鑑獲得金質獎,除了沙灣戲影,臨湖木棧步道上,設置多處光雕投影,讓民眾在夜間休閒遊逛上能處處發現驚喜;更結合至美橋及覽月橋的優美光環境,提供民眾最宜人夜間休憩空間及動線。故宮南院園區開放到晚間12時,歡迎大家一起來發掘此地夜間美好。
故宮南院表示,「白螺沙灣」是以清代乾隆時期的右旋白螺(花紋呈現逆時針方向旋轉的白螺)想像而命名的沙坑,設施特別採用乳白色的石英砂,除了看起來光澤亮麗、摸起來鬆軟柔細以外,更具備容易汰除及清潔的功效,遊玩過程並不會導致身體髒汙,並且周邊設有盥洗設備供大小朋友洗滌。
嘉義縣長翁章梁日前至故宮南院參與活動提及,南院是他傍晚時運動的場所,環境非常好,附近很多民眾與他一樣都來此散步、運動。(編輯:陳仁華)114111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