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自由花蕊常設展曝光公文 「四季紅」曾列禁歌清單

2025/11/24 17:44(11/24 17:5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展示台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歷程的「自由花蕊」常設展24日在中正紀念堂1樓展廳開幕,展區一處重現戒嚴時期審訊室的場景。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4年11月24日
展示台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歷程的「自由花蕊」常設展24日在中正紀念堂1樓展廳開幕,展區一處重現戒嚴時期審訊室的場景。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4年11月24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24日電)從「四季紅」到「今天不回家」,這些流行歌曲當年都是國防部公告的禁歌清單。中正紀念堂「自由花蕊」常設展展出這些公文,提醒著人們台灣也曾經歷「連唱歌都不自由」的年代。

中正紀念堂「自由花蕊」常設展今天正式開展,展覽名稱以自由花蕊為寓意,取自於舉世爭取自由的抗爭裡,常可見自由如花朵的隱喻,台灣文學作品中賴和的「自由花」、楊逵「壓不扁的玫瑰花」;街頭運動中有野百合與太陽花學運等等,花之象徵從不缺席。

「自由花蕊」常設展展覽內容包括5大單元,第1單元「世界浪潮」,回顧二次世界大戰後,全球爭取民主化與人權的重要事件,並對照台灣民主大事記,介紹台灣言論自由重要人物鄭南榕,一生追求台灣成為一個自由國度的契機。

第2單元「噤聲年代」,具象化台灣在戒嚴時期統治者採取各種社會控制手段,包括禁歌、禁母語、宵禁管制、山地及海防管制、審訊室場景模擬等。

第3單元「台灣言論自由之路」,述說1945年至今,台灣從長達47年的威權統治、人權黑暗期,在一群不分省籍族群的先行者們前仆後繼,不計生死地衝撞對抗威權體制的努力下,終於開創民主自由新篇章的歷史。

第4單元「創傷」,透過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生命劇場及家書、遺書,理解國家機器迫害人權,對於個人、家庭、社會所造成的創傷;第5單元「綻放光華」,邀請民眾閱覽當代民主人權議題的書籍、漫畫、繪本、影視音作品,看見台灣對於歷史的反思,也歡迎寫下心得,分享對於展覽的看法。

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處長張惠君今天在記者會上表示,自由是花蕊,守護花蕊就象徵守護自由,許多公民運動都以花當隱喻,包括突尼西亞的茉莉花革命,葡萄牙的康乃馨革命等等,「中正紀念堂每年除了觀光客之外還接待三百團學生校外參觀,透過自由花蕊常設展,可以變成學生們民主的第一課。」

新北市立忠山實驗小學教導主任羅芮敏分享第一線教學經驗表示,小學高年級課程就有「民主之路」課程安排,過去學校曾帶孩子到國家人權博物館,讓孩子親身看到與體會白色恐怖時期真實發生在台灣的故事,「今日來到中正紀念堂,特別的是從世界的視角,看到台灣在民主與人權道路上的努力。」

「自由花蕊」常設展從即日開展,地點在中正紀念堂1樓常設展廳。(編輯:李亨山)114112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