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自由花蕊」常設展開展 為下一代上一堂民主課

2025/11/24 17:11(11/24 17:3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展示台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歷程的「自由花蕊」常設展24日在中正紀念堂1樓展廳開幕,展區一處陳列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的家書及遺書。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4年11月24日
展示台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歷程的「自由花蕊」常設展24日在中正紀念堂1樓展廳開幕,展區一處陳列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的家書及遺書。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4年11月24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24日電)中正紀念堂「自由花蕊」常設展今天開展,帶民眾認識台灣民主化歷程,也為下一代上一堂台灣的民主課。展覽盡現史實,帶入藝術氛圍,為中正紀念堂落實民主教育園區再跨一步。

文化部長李遠今天致詞時表示,1980年成立的中正紀念堂完全是為了膜拜一個人而存在,但是經過45年,台灣早已歷經驚天動地的變化,中正紀念堂反而成為台灣民主運動的重要地點。

李遠提到,他在2013年參與100天的反核五六運動,「每個人對於中正紀念堂的情感、經驗不同,不是只有一個想法。」

李遠表示,期待「自由花蕊」展覽能突破之前「自由的靈魂vs.獨裁者:台灣言論自由之路」展覽的35萬參觀人數,可以有超過350萬人看見。李遠以金馬獎贏家電影「大濛」期許,「大濛代表霧起之時,台灣至今仍處大霧中,希望透過展覽讓霧氣慢慢散掉,只有看見真相,才是和解唯一的道路。」

民進黨籍立委張雅琳表示,之前有外國友人表示台灣讓他們印象最深刻,就是在中正紀念堂看到之前「自由的靈魂vs.獨裁者:台灣言論自由之路」展覽,讓他們更清楚台灣和中國不一樣。

張雅琳提到,當今國際威權壓迫嚴重,假訊息滲透,更需要瞭解自由是如何爭取,進而守護得來不易的自由花蕊,希望透過展覽讓民眾知道這片土地真真切切發生的事,以及台灣多年來在自由民主之路的追求。

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長鄭竹梅指出,政治前輩們的訴求是「誠實的歷史」與「健康的社會」,「了解過去曾發生什麼樣的迫害,並不是為了留下仇恨,而是要闡述台灣歷史的現況是斷裂的,展覽要把斷裂連結起來。」

鄭竹梅表示,在「中正紀念堂」這個名稱下呈現這個展覽,讓人覺得既荒謬又獨特,「期待這裡可以改為屬於台灣人為主體的名稱。」

今天開展包括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鄭南榕基金會終身志工葉菊蘭、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副處長廖怡如、民進黨籍桃園市議員魏筠、政治受難者陳中統、高金郎、蔡金鏗、張則周、許晴富、伍國首,以及政大台灣史研究所教授薛化元出席。

還有包括人權運動者艾琳達(Linda Gail Arrigo)、張香華(作家柏楊夫人)、謝秀美(前立委謝聰敏胞妹),以及中華民國台灣地區戒嚴時期政治事件處理協會理事長蔡裕榮、五十年代白色恐怖案件平反促進會理事長吳建東等也都到場。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白色恐怖受難者陳欽生表示,1967年他從馬來西亞到台灣求學,1971年被以莫須有罪名關進黑牢,「讓人生變了調」。陳欽生說,今天聽到最尊敬的已故前輩蔡焜霖所唱的「千風之歌」特別感動,希望透過這個展覽或是各種管道,讓世界知道台灣民主的故事。

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處長張惠君表示,「自由花蕊」常設展並非出自單一策展人,而是凝聚眾多專業者的知識、經驗與創意共同打造,「如同有無數人勇敢不顧一切的追求,台灣才能成為一個主權獨立的民主國家,與國際社會共享民主的價值。」(編輯:張雅淨)1141124

自由花蕊常設展24日在中正紀念堂1樓演藝廳舉行開幕典禮,文化部長李遠(圖)出席致詞表示,希望透過這個展覽,讓我們看到真相,看到真相才有和解;真相也許有點殘酷,但卻是族群和解唯一的道路。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4年11月20日
自由花蕊常設展24日在中正紀念堂1樓演藝廳舉行開幕典禮,文化部長李遠(圖)出席致詞表示,希望透過這個展覽,讓我們看到真相,看到真相才有和解;真相也許有點殘酷,但卻是族群和解唯一的道路。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4年11月20日
自由花蕊常設展24日在中正紀念堂1樓演藝廳舉行開幕典禮,文化部長李遠(前右6)、次長王時思(前右4)、立委張雅琳(前右5)、鄭南榕基金會終身志工葉菊蘭(前左5)、董事長鄭竹梅(前左4)、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陳欽生(前左2)等嘉賓出席一同為展覽宣傳。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4年11月20日
自由花蕊常設展24日在中正紀念堂1樓演藝廳舉行開幕典禮,文化部長李遠(前右6)、次長王時思(前右4)、立委張雅琳(前右5)、鄭南榕基金會終身志工葉菊蘭(前左5)、董事長鄭竹梅(前左4)、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陳欽生(前左2)等嘉賓出席一同為展覽宣傳。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4年11月20日
展示台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歷程的「自由花蕊」常設展24日在中正紀念堂1樓展廳開幕,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陳欽生(圖)參觀展區,並在互動投影牆前留影。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4年11月24日
展示台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歷程的「自由花蕊」常設展24日在中正紀念堂1樓展廳開幕,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陳欽生(圖)參觀展區,並在互動投影牆前留影。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4年11月24日
展示台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歷程的「自由花蕊」常設展24日在中正紀念堂1樓展廳開幕,展區入口處一座大型裝置彷彿監視著每一位參觀者,呈現過去人民遭威權體制監控的意象。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4年11月24日
展示台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歷程的「自由花蕊」常設展24日在中正紀念堂1樓展廳開幕,展區入口處一座大型裝置彷彿監視著每一位參觀者,呈現過去人民遭威權體制監控的意象。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4年11月24日
展示台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歷程的「自由花蕊」常設展24日在中正紀念堂1樓展廳開幕,展區一處重現戒嚴時期審訊室的場景。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4年11月24日
展示台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歷程的「自由花蕊」常設展24日在中正紀念堂1樓展廳開幕,展區一處重現戒嚴時期審訊室的場景。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4年11月24日
展示台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歷程的「自由花蕊」常設展24日在中正紀念堂1樓展廳開幕,展區一處重現當年鄭南榕自焚的雜誌社現場,敘述鄭南榕為捍衛言論自由不惜犧牲的故事。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4年11月24日
展示台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歷程的「自由花蕊」常設展24日在中正紀念堂1樓展廳開幕,展區一處重現當年鄭南榕自焚的雜誌社現場,敘述鄭南榕為捍衛言論自由不惜犧牲的故事。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4年11月24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