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啟蒙創作 藝術家李明則開創自己「台灣風」
(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24日電)曾代表台灣登威尼斯雙年展,藝術家李明則從早年「中國風」到後來開創屬於自己的「台灣風」,他在公視節目「藝術很有事」分享,漫畫是他的創作啟蒙,他也以漫畫精神表現生活。
李明則1957年出生於原高雄縣岡山鎮後紅里,1977年畢業於台南崑山高中第1屆美工科,1981年獲第6屆雄獅美術新人獎,1984年於美國文化中心舉行「武俠世界」個展,此後國內外個展、聯展從未間斷,創作力旺盛。
公視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藝術很有事」全新一集「李明則,人生一幅畫」,製作團隊走入李明則的畫室與展場,貼近記錄他如何自由揮毫、細細描繪,以漫畫筆法與民俗圖像拼接出他眼中的台灣面貌。
李明則早期畫作以作品「中國風」參加雄獅美術比賽,解嚴後重新梳理脈絡,創作出「台灣風」,也以漫畫筆法融合民俗圖像、生活記憶與在地風景,形成強烈個人語彙。他在片中表示:「線條可說是漫畫的精神」,而自己正是以「漫畫的精神來表現生活」。
回顧童年,李明則從鄉下轉學至岡山後,放學路上雜貨店販售的連環漫畫成為他最早接觸的視覺啟蒙。台灣漫畫家葉宏甲、陳定國、淚秋等人的武俠作品,以及武俠電影「獨臂刀」的戲劇張力,都深深吸引著他。
李明則回憶,武俠漫畫誇張、生動,充滿想像力,遠比文字更加吸睛。求學時期,他甚至曾自己動手繪製連環漫畫,供同學傳閱,看到大家讀得津津有味,也讓他從中確立了連續式敘事與漫畫式劇情的創作方向,並延續至今。
以2024年間完成的「走自己路的」為例,李明則說,作品源自「畫電影海報」的概念。作品融入來自不同國家的卡通人物作為正義象徵,搭配台灣地標,傳遞「台灣要先自立自強,各國才會來援助」意涵。以台語命名作品具雙重意味,他說:「一個就是我畫畫的路,一個就是台灣自己走的路。」
「李明則,人生一幅畫」於「藝術很有事」YouTube頻道上架。(編輯:謝雅竹)114112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