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文總匠人魂走進森林 一窺吳晟種樹拉近人與自然距離

2025/11/24 12:50(11/24 13:2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文化總會24日推出「匠人魂」系列影片第59集「種樹的詩人」,跟著作家吳晟腳步走進他的林園「純園」,一探他近30年種下5千餘棵台灣原生樹種的堅持。(文總提供)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傳真 114年11月24日
文化總會24日推出「匠人魂」系列影片第59集「種樹的詩人」,跟著作家吳晟腳步走進他的林園「純園」,一探他近30年種下5千餘棵台灣原生樹種的堅持。(文總提供)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傳真 114年11月24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24日電)近30年種下逾5000棵台灣原生樹種,作家吳晟以行動實踐對土地的愛;文總今天推出「匠人魂」最新集數,一窺國寶級作家在盼望種回被砍掉的樹時,又如何為風景貢獻一片綠意。

吳晟家族世代定居彰化溪州圳寮村,滋養當地的莿仔埤圳是台灣第1條官設埤圳,他自小陪伴務農母親守著2頃田地,田園與庭院的大樹成為了他記憶起點,也是他畢生作品創作來源。

文總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自1999年母親過世後,吳晟與兄弟姊妹決定將家中田地改為樹園,更於林務局推動平地造林時申請計畫,並種下更多原生樹種;園區中主要栽植烏心石、毛柿、雞油、黃連木與牛樟等台灣平地闊葉一級木,搭配台灣肖楠、苦楝與土肉桂等原生樹種。

樹園名稱「純園」,取自吳晟母親名字「陳純」。吳晟長年無償將純園樹木移植至社區,適逢溪州鄉第三公墓因土葬率下降而荒廢,他結合赴美時對當地墓園布滿綠植的觀察,積極推動公墓公園化,並在地方與民間協力下,於2014年完成改造。

面對近年來環境變遷,吳晟在「匠人魂」影片中提到,相信植樹能縮短人與自然距離;而純園在以自然方式管理下,吸引了近50種鳥類與特有種野生動物棲息,讓森林成為人們生活中一部分。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自1970年代起,吳晟書寫土地變遷,也投入多項環保行動,今年出版的「愛.樹.無可取代」,集結了他40年來對樹木的觀察與心得,他笑稱,或許是自己的「封言之作」;隨著年歲漸長,如今吳晟只盼能把先人砍掉的樹補種回來。

文總「匠人魂」第59集「種樹的詩人」今天起在文總FB、YouTube及IG播出。(編輯:陳仁華)114112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