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會擬修正預售屋處理原則 強化業者資訊揭露義務
2025/10/7 14:45(10/7 15:33 更新)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7日電)為了加強保障消費者權益,公平會擬修正預售屋銷售行為案件處理原則,蒐集意見並彙整討論後,預計今年11月上路。此次修正重點包含強化不動產建築開發業者或不動產經紀業者銷售預售屋時的資訊揭露義務,如遇有糾紛,業者應負舉證責任。
公平會為了維護交易秩序與消費者利益,有效處理不動產業者的預售屋銷售行為,對於涉及違反公平交易法規定案件,訂定預售屋銷售行為案件處理原則。
此次處理原則修正幅度不大,不過有一亮點,是強化不動產建築開發業者或不動產經紀業者對預售屋重要交易資訊提供的義務。
根據規定,預售屋銷售時,業者應提供建造執照影本、平面圖、預售屋買賣契約書、銷售時依最近一次建管機關核准建造執照所製作的各戶持分總表等重要交易資訊。
而在締約前資訊揭露部分,此次條文新增「各款重要交易資訊提供之有無,不動產建築開發業者或不動產經紀業者應提出證明」。
公平會官員說明,房市熱絡時,可能會有重要交易資訊資料還未齊備,業者已經蓋好接待中心並開放民眾參觀,此時民眾沒有資料,對於該建案的認知,完全仰仗銷售員介紹,容易引發爭議。
公平會官員表示,這次在締約前資訊揭露,要求業者對於重要交易資訊須負舉證責任,對業者而言,應會覺得「義務變重」。
不過公平會官員補充,修正前,公平會遇到這類爭議,也會依職權調查並請業者說明,業者同樣會提供重要交易資訊等相關說明,因此實務上,雖然增加上述文字,影響應該有限;但修正過後,仍有助於強化保障消費者權益,並督促業者落實重要交易資訊提供。
公平會日前啟動對外意見徵詢,接下來按法規作業程序,經過討論後,預計今年11月對外公告。(編輯:潘羿菁)114100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