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財經/2025年11月25日東協快訊
掌握新南向,放眼東協經濟脈動。中央社「東南亞財經資訊專網」每日為您精選多則泰國、越南、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的財經頭條。無論是政府新政、產業動向或投資商機,讓您即時掌握關鍵資訊,洞悉市場,搶占商機。
越南:河內擴大科技預算 撥110億元投入數位轉型發展
(中央社台北11月25日電)越南河內市政府預計在2026年提撥近9.1兆越南盾(約新台幣110億元)的龐大預算,專門用於科學、技術、創新及數位轉型等領域,展現發展決心。
根據河內市財政局資料,2026年地方總預算支出估計為227.2兆越南盾。其中,將有相當於總預算4%的金額被指定用於科技發展,以確保相關計畫能順利推動並完成預算撥付。
寮國:央行調降基準利率至8.5% 支持經濟成長
(中央社台北11月25日電)寮國中央銀行宣布,將7天期基準利率從年利率9%調降至8.5%。央行總裁Bounkham Vorachit主持2025年第4次貨幣政策委員會會議後做出這項決定。
寮國時報(Laotian Times)報導,降息旨在提升金融系統流動性、促進信貸成長,並在全球經濟放緩、匯率波動與國內放款低迷下強化寮國經濟韌性。
新加坡:10月核心通膨率和整體通膨率均升至1.2% 高於預期
(中央社台北11月25日電)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和貿工部(MTI)表示,10月核心通膨率和整體通膨率均升至1.2%,高於私部門經濟學家預期。
當局儘管也繼續指出前景不明朗,但維持了核心通膨率0.5%,整體通膨率為0.5%至1%的全年預測。
菲律賓:央行維持通膨目標區間 避免關注單一數值
(中央社台北11月25日電)菲律賓中央銀行(BSP)表示,考量到精確目標可能帶來的風險,計劃持續以區間方式訂定通貨膨脹目標。
菲律賓中央銀行總裁雷莫洛納(Eli M. Remolona, Jr.)在1場研討會後的記者會上說:「如各位所知,我們目前的目標是3%,上下浮動1%。我們最近的通膨率甚至低於這個區間,來到1.7%。」他也認為,不需要過度追求精確的數字。
緬甸:魚類出口4至10月逾16萬公噸 創2億美元收入
(中央社台北11月25日電)緬甸漁業局資料顯示,緬甸於自4月1日開始的2025至2026年會計年度前7個月內,出口16萬5000多公噸魚類,創造超過2億美元收入。
「緬甸環球新光報」(Global New Light of Myanmar)報導,緬甸以海運方式出口逾8萬5750公噸魚類,價值估約1億3184萬6000美元;另有逾7萬9350公噸魚類是透過邊境貿易出口至鄰近國家,價值約達6925萬美元。
馬來西亞:10月貿易破紀錄 分析師警示明年出口放緩
(中央社台北11月25日電)儘管馬來西亞10月貿易成長超越預期,出口和進口雙雙創下紀錄,然而經濟學家警告,該國出口擴張步伐在2026年可能放緩。
華僑銀行(OCBC Bank)資深東協經濟學家文卡特斯瓦蘭(Lavanya Venkateswaran)指出,由於電子與電氣(E&E)領域高度依賴全球半導體上行週期,加上中國、日本和歐盟等主要貿易夥伴經濟成長放緩,可能削弱明年的外部需求。
泰國:泰國商會提白皮書 籲政府加速經貿改革與推動數位綠色經濟
(中央社台北11月25日電)泰國商會向總理提交白皮書,內容提及國家經濟成長策略,包括加速自由貿易協定批准、推動加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以提升貿易與投資能力。此外也建議政府在農業與食品領域創造更高附加價值,如推廣稻米、橡膠、棕櫚油等主要商品,並強化食品加工、基因編輯品種改良、地理標示(GI)產品與未來食品發展,同時制定計畫將泰國打造成全球熱帶水果貿易中心。
白皮書也提出旅遊與數位經濟方向,包括將泰國定位為全球養生與高品質旅遊樞紐,透過提升旅客信心與提供稅務優惠刺激市場。此外,商會建議政府推動數位綠色經濟,目標在2036年前創造逾200萬份高品質工作,並將數位經濟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從23.9%提升至35%。
柬埔寨:獲亞銀5000萬美元貸款 強化金融體系
(中央社台北11月25日電)亞洲開發銀行宣布,將向柬埔寨提供5000萬美元貸款,用於加強金融領域建設、改善數位基礎設施,並彌補市場准入、監管體系及金融條件的長期不足。
柬中時報指出,根據亞銀24日發布通告,這筆貸款將投入改善柬國數位金融基礎設施,提升永續金融能力,這是「包容與永續金融發展計畫」下的首階段資金支持。
印尼:數位銀行逆勢崛起 獲利飆升
(中央社台北11月25日電)在宏觀經濟逆風導致印尼大型銀行獲利下降之際,印尼主要的數位銀行如SeaBank、Bank Jago和Superbank於2025年第3季卻實現了雙位數或更高的獲利增長,表現優於傳統對手。
這些數位銀行的快速增長,主要歸功於印尼龐大的未獲銀行服務人口,以及精通科技的Z世代和千禧世代。報告指出,數位銀行交易量持續激增,但分析師提醒,數位銀行仍需應對較高的信用風險、網路安全挑戰,並維持永續的商業模式。
※更多資訊請洽張麗鵑組長(02)2505-1180#792 EMAIL:mia@mail.cna.com.tw
- 2025年11月25日東協快訊2025/11/25 16:27
- 2025/11/24 22:20
- 2025/11/24 20:1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