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部:行動電源邊境抽驗提高10倍 國內外工廠納管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5日電)行動電源自燃事件頻傳,經濟部祭出3招加嚴檢驗規定,包括將國內外工廠檢查納入管理,若查出缺失最嚴重工廠停牌;邊境抽驗比例也提高10倍,同時擴大市場檢查及購樣,嚴防不合格商品流入市面。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現行管理分成前市場、後市場,標準局說明,鋰電池相關商品(如行動電源)自民國103年起,即依「商品檢驗法」公告為強制性應施檢驗品目,產品須符合國家標準並通過檢驗取得商品驗證登錄證書,方可上市販售。
後市場部分,包括強化邊境查驗、市場購樣檢測,並派員至經銷場所檢查商品是否標示檢驗標識。若違規,如是業者未完成檢驗程序,處新台幣20至200萬元罰鍰,並限期回收或改正;如經檢驗不合格,視違規情節輕重要求限期回收或改正、廢止證書等。
根據統計,近3年接獲行動電源商品事故通報分別為112年11件、113年7件、114年至10月27件,均派員辦理調查;近3年行動電源進口數分別為112年464萬4776個、113年525萬8268個、114年至10月381萬2820個。
由於近來行動電源爆炸事件層出不窮,為強化管理,標準局祭出3項加強作法,第1,規劃將工廠檢查納入管理機制(更嚴格的檢驗規定),定期派員赴工廠確認生產製程符合規定,以維持產品品質穩定;第2,進口行動電源商品進行源頭管理加強邊境查核,提高抽批查核比例10倍。
標準局副局長謝翰璋說明,國內外工廠皆納管,且是每一家都會查,國外工廠則由法人協助檢查,並給予一年緩衝期,讓業者有時間通知工廠提供檢查文件;一旦檢查出「品質管制失效」,例如耐壓不符,則該工廠停牌,若為輕微缺失,則給予改正機會。
謝翰璋補充,若該產品是由多家代工廠製造,其他工廠需撰寫檢討報告,才能繼續生產。
第3,提高行動電源商品市場檢查及市場購樣檢測數量,避免不合格商品於市面上流通。謝翰璋表示,購樣檢測數量視國家預算而定,今年因為只要一見報就發動購樣,已排擠到常規查核項目。
針對部分廠牌行動電源災情多,謝翰璋說,重點廠商會持續檢查,另因應自帶插頭行動電源趨勢,因其風險較高,也研議調高檢測項目標準。
媒體關切,目前強制召回件數僅6款,標準局解釋,此為依消保法回收、由廠商發動,強制性下架家數則較多。(編輯:林克倫)114110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