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豐投顧:降息循環持續 2026年AI沒有泡沫疑慮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19日電)針對投資市場擔憂的AI泡沫化,兆豐投顧副總經理黃國偉在論壇中表示,回顧投資歷史上重大泡沫化事件,皆具備3要素,第1,創新科技,第2,龐大債務,第3,升息;由於目前處於降息循環,推估2026年不會發生AI泡沫,但台股會面臨漲多整理壓力。
兆豐證券今天舉辦「2026投資前哨站 迎向台股新趨勢」論壇。兆豐證券董事長陳佩君在致詞時表示,2025年台股經歷多次劇烈震盪,更凸顯前瞻資訊與策略布局的重要性,台灣企業在全球供應鏈重整的過程中,具備靈活應變與創新能量,相信仍能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
展望台股走勢,兆豐投顧副總經理黃國偉表示,2026年的市場關鍵在於如何在震盪中尋找成長。他認為,投資人應注意3大核心課題,第1,台股在高基期下如何持續成長;第2,降息是否能在市場期待中落地;第3,高評價股能否吸引資金持續進入。
針對2026年台股趨勢展望,他表示,明年台灣經濟情勢還是相當不錯,但指數難免面臨漲多整理,震盪恐加大。
他坦言,AI泡沫基本上一定會發生,只是距離破滅可能還要滿長一段時間,投資歷史上幾起重大泡沫事件中,共通具備3個要素,第1,創新科技,必須讓所有投資人都相信,才是促成泡沫最原始的契機,第2,龐大債務,當業界對創新科技樂觀預期,才會形成大量投資並為此借貸,「但是泡沫形成後,會不會破滅,又是另一回事」。
他接續說,第3,大環境是否處於升息,才會讓「泡泡破滅」發生,目前而言,市場還是處於降息循環中,明年聯準會不管是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或降息2碼,基本上都沒有升息的力量存在,認為2026年不會有AI泡沫。
展望台股走勢,他表示,投信從2020年以後一路買超台股,但今年7月之後開始轉弱,外資也轉賣,賣超量越來越大,預估本週會是外資連續第6週賣超,而外資明年動向而言,會是和美元強弱息息相關。
台經院產經資料總監、APIAA院士劉佩真指出,台廠赴美設廠有利深化與AI、雲端等關鍵客戶的合作並分散地緣政治風險,但也將面臨高成本、人才與供應鏈難以複製等挑戰。
她強調,核心研發與先進製程必須留在台灣,維持技術領先,才能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中持續鞏固競爭力。(編輯:楊凱翔)114111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