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六月畢業潮 小心焦慮症上身

2017/6/21 11:03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21日電)面對六月畢業潮,即將走出校門的大四應屆畢業生小峰,坦承近期開始莫名煩躁緊張,還會失眠,連脾氣都變得不太好,精神科醫師認為這樣的表現,可能是患上「畢業焦慮症」。

台南市衛生局引述精神科醫師的話說,面對畢業和就業的壓力,有些學生會因經濟不景氣、失業率、生活及學貸等壓力,出現情緒波動、煩躁、緊張、多疑、困惑、失眠、人際關係緊張等,且常伴有多汗、頭痛、心悸、尿頻、拉肚子,嚴重的還有手指震顫難以書寫,甚至昏厥。另有人突然情緒不穩定,極易大發脾氣。

這些症狀持續一段時間後,就可能患上畢業焦慮症,但一般來說,患上畢業焦慮症的學生,是意識不到自己處於病症中。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焦慮是種極普遍的情緒感受,較常見的是廣泛性焦慮症,例如自主神經失調,治療方式包括認知治療、放鬆訓練及藥物治療。

面對焦慮症,最好的預防就是讓自己有充足睡眠、適當且持續的運動,散步、慢跑或游泳等、經常深呼吸練習放鬆,良好自我壓力管理及情緒宣洩,若症狀無法改善時,可尋求精神專科醫師或心理師的協助。106062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