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擺脫攝護腺肥大卻漏尿 醫:膀胱新泌尿道需磨合

2025/5/20 16:05(5/20 16:1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張雲筑(右)4月赴日發表銩雷射攝護腺剜除手術併行膀胱頸黏膜保留技巧,有助減少術後短期內新發性尿失禁的風險。(書田診所提供)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傳真  114年5月20日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張雲筑(右)4月赴日發表銩雷射攝護腺剜除手術併行膀胱頸黏膜保留技巧,有助減少術後短期內新發性尿失禁的風險。(書田診所提供)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傳真 114年5月20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0日電)攝護腺肥大是男性的難言之隱,當透過手術治療擺脫攝護腺肥大,卻被漏尿困擾纏身;醫師解釋,這與膀胱和新泌尿道需要重新協調、磨合有關,微創手術助攻術後穩定恢復。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張雲筑今天透過新聞稿介紹,半數50歲以上男性會開始出現攝護腺肥大泌尿道症狀,如頻尿、夜尿、尿急、尿流變細等,症狀常會隨年齡增長加劇,80歲盛行率更高達8成,應及早就醫,與專業醫師討論合適治療方式,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張雲筑說,攝護腺肥大患者的膀胱,長期被肥大增生攝護腺組織阻塞出口,可能出現神經訊號過度活化或過度鈍化的現象,當攝護腺手術後,阻塞驟然解除,膀胱需要跟新的泌尿道進行互動協調,部分患者術後短期內儲尿功能可能出現暫時惡化的現象。

張雲筑提到,若膀胱神經訊號屬於被刺激而過度活化的患者,雖然術後膀胱神經功能逐漸修復、緩解,但可能出現尿失禁等新的問題,相當惱人,破壞生活品質。臨床研究發現,結合「膀胱頸黏膜保留技巧」的微創手術,有望降低恢復期的不適。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張雲筑進一步解釋,這項微創手術能精確找出天然膀胱頸與肥大組織交界,將攝護腺肥大增生區處理乾淨,避免術中對膀胱的破壞和刺激;經統計顯示,近5年術後追蹤發現,新發性急迫性尿失禁大幅減少,機率僅有過去的1/10,減少術後短期內新發性尿失禁的風險。

張雲筑提醒,若攝護腺肥大症狀明顯影響生活或已出現併發症,如尿滯留、泌尿道感染、血尿等,就需考慮進一步治療方式,如藥物與手術治療;近年來以銩雷射進行微創攝護腺剜除術,對年長者或共病患者而言,考量手術安全性與恢復狀況,這是臨床上可選擇治療方式之一。(編輯:吳素柔)11405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