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新生兒腸病毒今年第5死北部嬰出生6天亡 疾管署要產後護理之家自我查檢

2025/7/1 15:16(7/8 16:4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衛福部疾管署1日公布,國內新生兒腸病毒增1死,北部早產男嬰出生4天出現症狀、發病第3天過世,推測是感染伊科病毒11型,為114年第5例新生兒腸病毒死亡。圖為防疫醫師林詠青在例行疫報說明。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攝  114年7月1日
衛福部疾管署1日公布,國內新生兒腸病毒增1死,北部早產男嬰出生4天出現症狀、發病第3天過世,推測是感染伊科病毒11型,為114年第5例新生兒腸病毒死亡。圖為防疫醫師林詠青在例行疫報說明。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攝 114年7月1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日電)國內新生兒腸病毒疫情嚴峻,疾管署今天公布,新生兒腸病毒新增1死,北部早產男嬰出生4天出現症狀、發病第3天過世,推測是感染伊科病毒11型,為今年第5例新生兒腸病毒死亡。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今天在例行疫報說明,6月22日至28日門急診就診計6696人次,較前一週略降2.8%。近4週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伊科病毒11型為多。

李佳琳指出,加上新增重症死亡個案,今年已累計9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含6例死亡),仍為近6年同期最高;其中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累計6例(含5例死亡),分別為感染伊科病毒11型5例及腸病毒分型檢驗中1例。

新增死亡個案,防疫醫師林詠青今天在例行疫報說明,為北部未滿1個月男嬰,有早產情況,6月中旬出生,收住婦產科診所嬰兒室。出生第4天開始出現嗜睡、活動力下降症狀,後續心跳過慢、呼吸困難、發紺、低血氧,緊急送急診,並收加護病房治療。

林詠青說明,個案住院期間陸續出現肝炎、急性腎損傷、心肌炎、凝血功能異常、低血壓及多重器官衰竭等新生兒敗血症症狀,經給予抗生素等多重藥物治療,病況仍快速惡化,於發病第3天過世,死因是腸病毒感染心肺衰竭而致死。

伊科病毒11型與一般腸病毒區別。(疾管署提供)
伊科病毒11型與一般腸病毒區別。(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個案經檢驗確診腸病毒,型別仍待進一步確認,不過從其病程變化與症狀表現,研判有高機率是感染伊科病毒11型。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羅一鈞指出,這波新生兒腸病毒疫情可能持續流行到7月底,因此已發函要求全國1720家托嬰中心和255家產後護理之家,在7月15日前完成腸病毒防疫自我查檢,並將由地方政府稽核查檢結果。

羅一鈞表示,上週整體腸病毒就診人次略降,推測是受到暑假開始、校園群聚減少影響,不過很多暑期活動可能在暑假第2、3週陸續展開,因此推測7、8月疫情可能還會陸續上升,不能掉以輕心。(編輯:張雅淨)114070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腸病毒新增1重症 4歲童染伊科11型急性肢體無力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