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大參與粒子探測器實驗 探宇宙大爆炸奧秘

2025/7/18 10:13(7/18 10:4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大學參與相對論性重離子對撞機(RHIC)最新實驗sPHENIX粒子探測器,提供探測器模組的組裝與測試技術,共同探索宇宙大爆炸後特殊物質狀態的奧祕。圖為2019年中央大學主辦sPHENIX亞洲地區會議合照。(中大提供)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傳真  114年7月18日
中央大學參與相對論性重離子對撞機(RHIC)最新實驗sPHENIX粒子探測器,提供探測器模組的組裝與測試技術,共同探索宇宙大爆炸後特殊物質狀態的奧祕。圖為2019年中央大學主辦sPHENIX亞洲地區會議合照。(中大提供)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傳真 114年7月18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8日電)中央大學參與相對論性重離子對撞機(RHIC)最新實驗sPHENIX粒子探測器,提供探測器模組的組裝與測試技術,共同探索宇宙大爆炸後特殊物質狀態的奧秘。

中大今天發布新聞稿,這項由美勃羅克哈文國立實驗所(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又譯:美國布魯克海汶國家實驗室)主導的研究,結果近期被「物理評論C」(Physical Review C)與「高能物理雜誌」(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兩期刊接受發表。為深入探索「夸克-膠子電漿態」(QGP)奠定基礎。

「夸克-膠子電漿態」(QGP)是一種在約140億年前大爆炸後僅幾微秒內存在的特殊物質狀態。科學家希望深入了解QGP的特性,進而探索宇宙如何形成。

中大參與的sPHENIX新型探測器,特色是高精度的軌跡探測,能夠重建粒子的運動軌跡,即便是那些在碰撞中心周圍僅相當於數根頭髮寬度距離內產生,並迅速衰變的稀有關鍵粒子也不例外。

此外,sPHENIX還配備了一整套量能器,用以測量自碰撞中噴發出的粒子能量。其中,電磁量能器可測量電子與光子的能量。而強子量能器則是在碰撞區中央周圍配置的裝置,負責測量強子(由夸克組成的複合粒子)在各個方向射出時所攜帶的能量。

實驗顯示,原子核碰撞越正面,產生的帶電粒子數與總能量越高,驗證了探測器的精確度與穩定性,為後續高解析度探索QGP特性打下基礎。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中央大學高能物理團隊自2018年底正式加入sPHENIX實驗,與台灣大學高能物理團隊共同參與中間層矽軌跡探測器(INTT)的建造工作。

台灣團隊負責的INTT矽探測模組,於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支持設立的「台灣高能物理聯合實驗室」組裝與測試,這是實驗室設立後首項完成的國際級重要探測器建置任務。INTT計畫主要由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出資,台灣團隊提供探測器模組的組裝與測試技術,成功完成全系統所需約1/3的矽模組。(編輯:管中維)114071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