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陽明交大研發元件可模擬人腦記憶 助力智慧醫療

2025/7/29 11:11(7/29 11:2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陽明交通大學光電工程系講座教授劉柏村(前中)帶領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光電突觸電晶體」,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頂級學術期刊。(陽明交大提供)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傳真  114年7月29日
陽明交通大學光電工程系講座教授劉柏村(前中)帶領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光電突觸電晶體」,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頂級學術期刊。(陽明交大提供)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傳真 114年7月29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9日電)陽明交大團隊研發「光電突觸電晶體」,不僅具備感測功能,也能模擬人腦的記憶與學習功能,未來可望推展至智慧型醫療診斷、自駕車視覺模組、穿戴式感知裝置等領域。

陽明交通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光電工程系講座教授劉柏村帶領的研究團隊,近期成功研發出一種基於全金屬氧化物異質接面的「光電突觸電晶體」,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頂級學術期刊。

劉柏村表示,該元件用氧化鎢(WO₃)與鎢摻雜氧化鋅銦(InWZnO)形成異質接面,模擬人腦中突觸的學習與記憶行為,實現類生物神經系統的多重突觸可塑性表現;透過光脈衝刺激與閘極電壓調控,該元件也成功模擬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的轉換,顯示在動態突觸行為的再現能力。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研究團隊還設計以該元件為基礎的2×2光突觸陣列模組,能實時接收紅綠藍三原色光訊號並模擬學習與記憶,呈現類似人眼視網膜對影像強度與顏色的分層式感知與儲存機制;藉由模擬多次學習與遺忘過程,元件展現高度穩定的光誘導導電性變化與長期記憶保持能力,為仿生視覺記憶晶片的開發奠定重要基礎。

為驗證在實際運算任務中的應用潛力,研究團隊將這個突觸元件導入人工神經網路模擬平台中,針對手寫數字辨識與圖像分割進行模擬測試,在高斯雜訊與條紋噪聲等惡劣環境下,仍可達到高辨識準確率;該技術未來可推展至智慧型醫療診斷、自駕車視覺模組、穿戴式感知裝置及仿生機器人等領域,促進AI與感測科技的融合發展。(編輯:黃世雅)114072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