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台約30萬長者肌少症 預防要趁早年輕多運動

2025/8/8 11:48(8/8 13:1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林口長庚醫院脊椎科醫師邱炳燁(圖)8日在衛教記者會說明,肌少症的發生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70歲以後肌肉量與肌力流失速度更快。國內估計約有30萬名長者受到肌少症影響。(長庚醫院提供)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傳真  114年8月8日
林口長庚醫院脊椎科醫師邱炳燁(圖)8日在衛教記者會說明,肌少症的發生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70歲以後肌肉量與肌力流失速度更快。國內估計約有30萬名長者受到肌少症影響。(長庚醫院提供)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傳真 114年8月8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8日電)全台約有30萬名長者受肌少症影響,68歲曾女士就在跌倒骨折後才開始正視問題。醫師提醒,肌力流失會增加跌倒風險,還可能加重脊椎退化,預防肌少症要從年輕就開始規律運動。

68歲病友曾女士今天現身衛教記者會分享,自己過去沒有運動的習慣,也沒發現肌力隨年紀增長流失,直到有天突然發現走路開始感到吃力,甚至連瓶蓋都轉不開,還因肌力不足跌倒,導致脛骨粉碎性骨折,才開始正視骨質疏鬆和肌力不足的問題。

在手術後,曾女士透過積極復健及肌力訓練,不僅可以穩定行走,更每天跟著先生一起爬山、游泳、走路、吊單槓,透過不斷堅持,維持肌力。

林口長庚醫院脊椎科醫師邱炳燁說明,肌少症的發生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70歲以後肌肉量與肌力流失速度更快。國內65歲以上長者的盛行率約為6.8%到10%,估計約有30萬名長者受到肌少症影響。

邱炳燁指出,肌力流失會導致跌倒風險增加,若再加上有骨質疏鬆情形,更容易因為跌倒造成骨折、臥床或失能風險。其中脊椎是身體支撐的關鍵結構,當肌力不足時,容易造成腰痠背痛、姿勢不良,甚至惡性循環加重脊椎退化,因此維持核心肌群與下肢肌力的訓練相當重要。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肌少症若未及早介入,不僅會影響行動能力,也會提高跌倒與骨折風險。不過肌肉養成不是一朝一夕,邱炳燁建議,從年輕就要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包括快走、爬樓梯、深蹲等簡單動作,搭配足夠的蛋白質攝取,並多曬太陽、避免久坐,都有助延緩肌少症發展,尤其是40歲以上族群更要特別注意。

長庚醫院推廣健康促進及預防保健,台北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黃集仁表示,透過每年例行舉辦永慶盃路跑,希望提醒民眾養成規律運動習慣的重要性。(編輯:張雅淨)1140808

長庚醫院8日舉辦記者會,呼籲民眾養成規律運動習慣遠離肌少症,並宣傳2025長庚永慶盃路跑將於9月28日舉辦。(長庚醫院提供)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傳真 114年8月8日
長庚醫院8日舉辦記者會,呼籲民眾養成規律運動習慣遠離肌少症,並宣傳2025長庚永慶盃路跑將於9月28日舉辦。(長庚醫院提供)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傳真 114年8月8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