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禁「直美」、執刀限大外科 醫界籲更嚴標準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2日電)醫美亂象頻傳,衛福部擬禁「直美」、執刀限大外科,醫界樂見其成,即使看似無害的注射治療也有中風或失明風險,至少2年PGY訓練可確保醫師具備基本知識,甚至應訂更嚴格條件。
近來發生多起醫美死亡事故,衛福部推動改革,研擬「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法,擬禁止一畢業就從事醫美,杜絕「直美」亂象,執刀醫師強制要求具備「大外科」資格,將公開不良紀錄,防杜規避查詢,新制最快今年底上路。
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常務理事王修含今天出席記者會,會前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過去外界對醫美的認識比較單純,事實上,除了效果以外,在醫美過程中,安全性始終是最為重要的,衛福部如今對醫美分級管理的要求,對於提高醫美安全性確實具有很大的幫助。
王修含說,針對光電和注射治療,未來執行醫師資格要求,必須經過至少2年的一般醫學訓練(PGY),可以保障醫師在基本醫學知識上有一定的積累,「甚至還可以再進一步設定更嚴格條件」,因為PGY階段的訓練不一定完全涵蓋醫美相關的專業知識。
王修含提到,光電與注射治療看似危險性相對較低,事實上,仍然需要執行醫師掌握重要專業技能,包含如何判斷病灶、選擇適當的波長;在進行注射時,應避免傷及重要血管,從而降低失明或中風等風險。
對於美容醫學中的手術治療,衛福部要求醫師必須具有「大外科」專業背景,包含一般外科、整形外科、眼科、皮膚科以及耳鼻喉科等領域的基礎訓練。這樣的規範可以確保醫師擁有足夠的知識和技能,執行外科手術時能夠保障病人安全。
王修含提醒,即使是美容醫學的雷射治療,侵入性相對較小,仍需要醫師了解如何進行無菌操作,並掌握相應的基本技術,以避免對病人安全造成威脅。衛福部對醫美領域改革決心,可提高安全性,尤其是對民眾的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安全醫美,除了從醫師資格管理,資訊透明也非常重要,王修含以施打肉毒為例,韓國政府已將成分注意事項放入衛教手冊警語為例,倡議醫美應該從「結果導向」走向「知識導向」,呼籲政府端訂立業界標準規範,讓成分、風險警語、禁忌症與常見副作用等供民眾查驗了解。(編輯:管中維)114092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