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號稱最溫和癌症 甲狀腺癌晚期恐面臨3挑戰

2025/9/23 20:34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3日電)甲狀腺癌在台灣發生率增幅排名第2、女性癌症發生率排名第4,被稱為最溫和的癌症,醫師提醒,晚期患者可能面臨治療選擇有限、經濟負擔沉重、生活品質下降等3大挑戰。

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公布民國111年癌症登記報告,甲狀腺癌新發生人數為5601人,個案數較前一年增加近千人,增加逾2成,增幅排名第2。台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王景淵今天在記者會表示,早期發現甲狀腺癌經手術治療,病程控制良好,長期存活率高,可恢復正常生活。

甲狀腺癌相較於其他癌症,是相對溫和的癌症。不過王景淵提醒,仍有部分甲狀腺癌病人會發生局部復發,或遠端轉移,更有大約5%至15%的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對放射碘治療無效,當癌細胞轉移至肺部、骨骼或其他器官時,疾病控制的難度大幅增加,預後相對較差。

王景淵指出,這類病友往往需要仰賴長期藥物治療控制,過程中若療效不佳,或因副作用導致無法持續服藥,是疾病控制的一大挑戰,對病人的生活品質造成衝擊。許多患者同時背負高額藥費壓力與持續治療的痛苦,可能受經濟因素被迫中斷療程,陷入惡性循環。

國衛院癌症研究所研究員級主治醫師蔡慧珍提到,根據臨床數據,新標靶藥物成為甲狀腺癌患者治療新選擇,為患者帶來持續抗癌契機。納入健保後,減少患者因為經濟壓力中斷治療困境,讓病友有機會兼顧治療成效與生活品質,迎向長期控制疾病、重拾日常生活。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蔡慧珍分享,曾遇過一名70多歲男性甲狀腺乳突癌患者,20年前確診後接受手術,歷經多次復發與放射碘治療無效。雖曾使用一線標靶藥物,仍在近期發生疾病惡化,今年開始接續其他標靶藥物治療,肺部腫瘤逐漸縮小,癌指數降至百以下,控制腫瘤同時,仍能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蔡慧珍表示,若出現頸部腫塊或聲音沙啞等異常症狀,應及早就醫檢查,若確認為甲狀腺癌,早期治療往往能獲得良好控制;對於已走到晚期,甚至歷經多次治療挫折的患者而言,健保新增接續治療選項,為病友與家庭帶來更多勇氣與希望,讓患者不必再為龐大藥費卻步。(編輯:張雅淨)114092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