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樹修剪不當易折損 林試所開課教「三刀法」
2025/10/8 18:07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8日電)行道樹在環境綠化扮演重要角色,農業部林業試驗所發現,許多行道樹常因修剪不當折損更快,颱風來時更易傾倒造成危害,因此開始提供教育訓練,教授正確修剪的「三刀法」。
林試所今天舉行記者會,宣布種樹諮詢戶外教室開跑,在太麻里研究中心的樹藝場域,現場教授如何以正確的「三刀法」修剪行道樹,避免行道樹的樹皮被撕裂形成傷口,導致樹木易因病菌感染變得脆弱,禁不住颱風的侵襲而傾倒。
林試所所長曾彥學說明,林試所在民國111年就成立「全國種樹諮詢中心」,提供國內修剪指引推廣;太麻里研究中心的樹藝場域,除進行研究及辦理樹藝研習交流活動,也建立教學示範區,栽種茄苳、樟樹、苦楝和欖仁等經常用於教學的行道樹。
林試所示範的正確樹木修剪課程,包括從苗圃階段稚樹進行單主幹結構修剪、成樹冠幅的維持修剪、因應風災樹木折損後的復原修剪;其中,單主幹結構修剪,是採取避免樹皮因枝幹太重而被撕裂的「三刀法」。
太麻里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葉定宏負責實務教導樹木修剪,他說,過去景觀樹木的修剪模式,是依據公園綠地等生長腹地寬廣的場域所建立,較少以長期觀點,考量法定道路淨空範圍;當樹木量體成熟後,較不易控制樹冠幅大小與維持樹枝分歧結構,也提高修剪難度與成本,現在推廣單主幹結構修剪,讓行道樹可以健康成長、堅守崗位。
另外,葉定宏說,在樹苗生產的苗圃端,就先塑造單一主幹且側枝分歧狀態良好的優型樹苗,出栽至公路現場時,接續維護的修剪人員,只需依照既有的側枝分歧結構進行修剪,可加快作業時間;同時避免行道樹較低位的側枝長太粗,未來造成用路安全必須移除時,樹木主幹上才不易有太大的傷口。(編輯:吳素柔)114100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