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嬰兒CPR新版指引出爐 別再用「兩指神功」救命

2025/10/25 16:41(10/25 17:0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圖為模擬嬰兒醫學模型。(圖取自Pexels圖庫)
圖為模擬嬰兒醫學模型。(圖取自Pexels圖庫)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5日電)嬰兒失去呼吸心跳時,別再用「兩指神功」做CPR,美國心臟協會近日公布2025年最新急救指引,其中建議改採「單手掌壓法」或「雙拇指環抱胸廓法」,可有效提升急救成功率。

心肺復甦術(CPR)救命關鍵再升級,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今天接受媒體電話訪問指出,救命科學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演進,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最近剛發布的2025年最新急救指引,顛覆過去急救常識。

以往嬰兒CPR使用「兩指神功」正式走入歷史。吳昌騰表示,過去幾10年來,教導嬰兒CPR時最經典的畫面,就是施救者用兩根手指按壓嬰兒胸骨,新版改為建議採「單手掌壓法」或「雙拇指環抱胸廓法」,實證顯示更能提升嬰幼兒的急救成功率。

吳昌騰解釋,最新模擬研究顯示,新的2種方法比傳統兩指法更容易達到足夠的按壓深度。還有前瞻性登錄研究發現,當施救者使用傳統兩指法時,其所有胸部按壓部分均不符合AHA指引要求,這個驚人的數據,是淘汰舊方法、全面改採新方法最強而有力的理由。

另一項重大更新則是針對異物哽塞,吳昌騰指出,過去教導民眾直接對腹部快速推壓,也就是哈姆立克法,如今新版AHA建議「先進行5次背部拍擊,再做5次腹部推壓」,研究顯示此順序能更有效清除呼吸道異物。

吳昌騰說明新的急救原則,無論對象是成人、兒童或嬰兒,處理有意識的哽噎患者時,永遠從背部拍擊開始;對於有意識的成人與兒童,若發生嚴重哽噎,應重複「5次背部拍擊」與「5次腹部快速推壓」的循環。

不過絕不可對嬰兒實施腹部推壓,吳昌騰強調,指引中特別提醒,應採「5次背部拍擊」加上「5次胸部推壓」的方式,以免造成內臟損傷。

吳昌騰表示,以長庚醫院為例,每年約有36起嬰幼兒心肺停止案例,多數在送醫前已失去呼吸心跳。新指引出爐後,基層醫師、保母與一般民眾都應儘快更新救命術知識,各級CPR教學課程也會將新制融入實務教學。

新指引同時對女性患者使用AED(自動體外去顫器),提出更人性化的建議,只要確保電擊貼片能直接貼在皮膚上、不要黏在衣物上即可。吳昌騰指出,過去施救教學常會要求移除衣物甚至內衣,讓貼片能完全貼在皮膚上,但在實際情況下,這樣的動作不僅造成尷尬與猶豫,也可能延誤寶貴的電擊時機。(編輯:張雅淨)114102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