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食農教育博覽會 以午餐之河意象推動永續飲食

2025/11/2 18:38(11/2 22:0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2025食之有WAY-學校午餐與食農教育博覽會」1日、2日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舉行,期間也舉辦集結台、日、韓學校營養師及廚師共創的食譜書「享受吧!學校營養午餐食育課」新書分享會。(大享食育協會提供)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傳真 114年11月2日
「2025食之有WAY-學校午餐與食農教育博覽會」1日、2日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舉行,期間也舉辦集結台、日、韓學校營養師及廚師共創的食譜書「享受吧!學校營養午餐食育課」新書分享會。(大享食育協會提供)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傳真 114年11月2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2日電)農業部農糧署與大享食育協會主辦「2025食之有WAY—學校午餐與食農教育博覽會」,11月1日、2日在松山文創園區舉行,以午餐之河意象,推動永續飲食。

大享食育協會今天發布新聞稿,這屆博覽會集結超過40個單位,包括食材供應商、午餐製作者到食農教育實踐者,以「河流」為意象,呈現從食材供應的上游、午餐製備的中游,到教育實踐下游的完整樣貌,展現守護台灣學童安全、營養與健康。

大享食育協會秘書長黃嘉琳表示,學校午餐是一條由多方協力匯聚而成的河流,從農民、供應商、營養師、廚師到教育工作者,每個環節都不可或缺。藉著博覽會期盼讓社會大眾看見這個龐大體系的運作,也邀請親子家庭一同關心飲食、實踐食農,成為永續飲食與環境的推動者。

農業部農糧署副署長陳啓榮說,學校午餐不僅是孩子的營養來源,更是食農教育最重要的實踐場域。自106年起,農業部配合教育部學校午餐政策,共同推動學校午餐採用國產可溯源食材,並以校園為核心場域推展食農教育,引導學童深入認識台灣農業與安全農產品,瞭解食材「從產地到餐桌」的完整歷程,進而培養對本土農業與飲食文化的理解與認同。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這屆博覽會舉行20場食農講座與手作體驗包括料理實作和飲食教育,有來自蘭園蜂業—蜜境生態園區的「蜜境探險尋蜂趣」活動、八斗有魚的「小卷的海味探索食魚教室」,星寶蔥體驗農場帶來的「最甜的蔥自己種」課程等,讓大小朋友都能透過親身體驗貼近飲食的源頭。

博覽會期間也舉辦「享受吧!學校營養午餐食育課」新書分享會。這本集結台、日、韓學校營養師及廚師共創的食譜書,不僅展現午餐現場工作夥伴的專業與創意,更是向默默守護學童飲食健康的無名英雄致敬。(編輯:陳清芳)114110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