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提案對家暴者電子監控 石崇良:半年內提草案
(中央社記者陳俊華台北19日電)立委提案修正家暴防治法,擬對高風險施暴者進行電子監控。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表示,衛福部會主責修法,並與各部會討論配套措施,但因涉及人身自由、隱私問題,修法還是要嚴謹,約需半年時間再提出草案。
新北市土城區7月間發生1起當街殺人案,有家暴紀錄的謝姓男子涉跟蹤返家後外出的妻子、小姨子並砍殺,2女身中多刀,送醫急救後仍宣告不治。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今天邀石崇良列席,審查家庭暴力防治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立委提案,新增司法機關得對加害人實施科技設備監控,並使被害人、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及少年或其特定家庭成員知悉其位置。
民眾黨立委黃國昌質詢時表示,前衛福部長邱泰源曾支持引進電子監控機制,對高風險施暴者進行科技監管,並承諾召集跨部會議,要在半年內提出家暴防治法修正草案,但至今仍無行政院版草案,是否會提出。
石崇良說明,衛福部正在蒐集執行的細節,「我們會來提(草案)」,需要一點時間研議。黃國昌追問,8月時邱泰源說需要半年,新的部長要多久;石崇良回應「半年」,除研議修法之外,還有其他精進措施,避免傷害到被害人。
國民黨立委王育敏提到,現行法對被害人保護不足,土城的案件就是已拿到保護令的被害人,竟在街頭被加害人持刀行凶,法律保護不了被害人,應徹底檢討;若對加害人實施電子監控,被害人是否能得到示警,知道加害人在哪裡。
石崇良解釋,修法還是要嚴謹,希望有更多溝通,其他措施會持續強化;電子監控涉及人身自由行動、隱私問題,會研議看怎麼做。衛福部會主責修法,並找各部會一起討論,把配套做好。
國民黨立委邱鎮軍指出,各部會都支持對家暴高風險者實施電子監控,詢問草案進度如何。衛福部保護服務司長張秀鴛回應,8月6日後開過3次會議,討論到將電子監控入法,當時部會都認為這方向可以,相關配套需要更多研究。
石崇良說明,支持對加害人的監控,但若是「雙向監控」,就會涉及被害人的自由、隱私,未來如果要實施,一定要經被害人同意。但這還不夠,屆時的執行細節,要如何不干擾其生活,衛福部會努力來做。
民進黨立委吳思瑤詢問,為保護加害者,對高風險施暴者的科技監控,要如何更有效、精準,才是防範核心。石崇良回應,需要一點時間修法,因為一定要考慮到比例原則,包括必要性、適當性、衡平性都要遵守,還有實務上執行的可行性。
石崇良強調,後續修法過程都會秉持這些原則,審慎研議,特別是涉及人民權益;針對高風險評估要更精確,即早辨識出高風險個案,強化暫時性保護令。(編輯:張若瑤)114111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