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啟動AI影響性研究中心 助評估AI效益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0日電)AI醫療發展迅速,臨床效益與經濟價值仍待科學驗證。衛福部在5大醫學中心推動「AI影響性研究中心」制度,今天正式啟動,有助形成健保給付評估重要基礎,成為臨床與政策間橋梁。
推動智慧醫療是國際趨勢,衛生福利部資訊處今天舉辦「台灣AI影響性研究中心聯合啟動大會暨國際研討會」,聚焦「以臨床實證推動AI醫療創新」主軸,正式宣告我國AI影響性研究制度啟動。
衛福部資訊處長李建璋致詞指出,AI技術在影像判讀、疾病預測與臨床決策支援等領域發展迅速,但在臨床效益與醫療經濟價值,還有待以科學方法驗證;推動AI影響性研究中心,有助形成我國AI臨床試驗與健保給付評估的重要基礎。
AI影響性研究中心以台北榮總、台中榮總、三軍總醫院、成大醫院及台大醫院等5家醫學中心為示範據點,推動跨院臨床實證、中央審查委員會(C-IRB)與多中心資料串流分析機制。
李建璋會中向媒體解釋,過去中央健康保險署在進行HTA(醫療科技評估)評估程序時,事前不見得會做RCT(隨機對照試驗),有可能是直接拿國外的數據計算CP值;AI影響性研究中心以本土資料為主進行RCT,如果結果很好,後續送入健保署HTA、共擬會,通過給付的機率就會高很多。
李建璋也坦言,目前已在進行中的RCT,最快3年才可能有結果,不少人聽到都會質疑未免太久,但因為一旦納入健保給付,幾乎沒有聽過退出案例,所以上市前的評估寧可多一點時間、更加謹慎。
此外,李建璋曾指出,3大AI中心各有任務,「負責任AI執行中心」制定符合資安與隱私保護的管理辦法;「臨床AI取證驗證中心」負責驗證AI安全、公平性等;「AI影響性研究中心」則是決定不同AI的效益,例如在研議是否要納入健保時提供評估報告等。(編輯:吳素柔)114112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