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管辦法擬修 醫管團體挺監管、醫師公會有疑慮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4日電)衛福部擬修正特管辦法,醫美診所做高風險手術須經評鑑。醫管團體今天表示支持修法方向,反對以自由市場取代監管;醫師公會全聯會反對醫美診所強制納評鑑、PGY補訓溯及既往。
衛生福利部預告修正「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醫美醫師須經畢業後綜合臨床醫學訓練(PGY)訓練,執業醫師也得補訓;醫美診所執行高風險手術,須通過評鑑。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說,因應各界意見,已請醫事司邀集相關學會溝通,預計本週開會。
台灣醫院協會、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台灣醫務管理學會及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天共同發布聲明表示,生命安全不可被市場化討論,醫療本質並非一般商業活動,牽涉的是民眾生命與健康;「放寬醫療管理」或以「自由市場」取代專業監管,等同讓民眾暴露於不可逆的醫療風險。
聲明指出,根據醫事司統計,從有PGY制度以來,全台約有600名左右未經PGY訓練就執業者;以2020年執業西醫師登記5萬145人來看,僅為極少數人。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指出,「溯及既往」的溯及方向,有可討論空間。尤其台灣建立的專科醫師制度,本身即有品質要求,因此政策希望「回歸專科醫師訓練後才能具備基本能力」,若是以「溯及既往」到PGY推動時期起,是為提高醫療品質和病人安全,符合各國發展方向。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發布會務快報表示,支持「提升安全、 強化品質」政策目標,但也認為必須回到民國107年修訂特管辦法的原意,以「高風險手術專業化」、及「緊急應變可近性」為核心,而非用類醫院式的外部評鑑作為唯一門檻。
對於修法,醫師公會全聯會提出3項主張;第一,反對把醫美診所強制納入評鑑。建議回歸現行醫療機構設置標準與相關督導考核機制加強落實。醫美市場多元、規模差異極大,若一律比照醫院評鑑,行政與成本負擔將壓垮基層,反而造成產業地下化或合法量能萎縮。
第二,全聯會指出,支持分級管理與基本臨床訓練,但要有合理過渡與配套。針對已在醫美領域執業且具實績的醫師,更必須有明確資格延續機制,避免「溯及既往」造成人力斷層;並以強化教育優於科別排除,提升專業安全,針對高風險手術始加強列管,落實分級管理。
第三,全聯會表示,任何法規調整都必須制度化溝通。 醫美牽涉多專科與整體醫療環境,若欠缺與醫師公會全聯會、相關醫學會及協會的事前協商與公開說明,恐落入「突而收緊、程序粗糙」的社會印象。(編輯:管中維)114112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