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諾貝爾獎得主奎洛茲談教育 應助學生學會提問

2025/11/24 17:53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4日電)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奎洛茲(Didier Queloz)今天在台師大演講表示,真正的教育應幫助學生學會提問、勇於探索,而科學是連結人類與未來的橋梁,教育則是這座橋的根基。

台灣師範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奎洛茲受諾貝爾和平基金會邀請,今天在台師大演講,這也是台灣橋梁計畫的系列活動,講座吸引眾多師生、學者及貴賓齊聚,共同聆聽這位「系外行星之父」對宇宙、教育等方面的洞見。

奎洛茲以發現太陽系外第1顆繞著類太陽恆星運行的行星聞名,與另一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梅爾(Michel Mayor)共同開啟天文學的新時代,也徹底改變人類對宇宙的想像,讓大家首次意識到,地球並非孤單存在於宇宙的特例。

奎洛茲在演講中談到,「宇宙中的每顆行星,都是我們理解生命起源的線索」,人類正站在科學探索的新門檻上,隨著觀測技術不斷進步,有望在未來25年內,找到真正適合生命存在的行星。

演講後舉行的與談會,由台師大天文與重力中心主任管一政主持,中央研究院院士葉永烜、台師大物理系教師卜宏毅、中央研究院天文與天文物理所特聘研究員李景輝等人一同參與,針對天文觀測、行星演化到生命科學等面向,與奎洛茲展開對話。

葉永烜表示,奎洛茲的發現不僅改變天文學,也改變人類面對宇宙的哲學視野。

奎洛茲也分享,真正的教育應幫助學生學會提問、勇於探索,「科學是連結人類與未來的橋梁,教育則是這座橋的根基」;他期待台灣能在跨國科研合作與教育推廣中扮演關鍵角色。(編輯:吳素柔)114112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諾貝爾獎得主合作 陽明交大高速演算法助新藥研發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