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新施政計畫出爐 國防加碼、對中國立場趨緩
(中央社記者游堯茹維爾紐斯10日專電)立陶宛前總理帕魯克斯因涉商業調查於7月請辭,由魯吉尼涅接任總理,即將上任新政府9日向國會提交施政計畫,承諾提升國防開支、維持稅制穩定,並對中國採取較為緩和的立場。
立陶宛國家廣播電台(LRT)報導,根據施政計畫,立陶宛將提高國防支出至至少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使立陶宛成為北約成員國中提撥軍費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這一數字超越了上屆政府提出的3.5%,並符合國防委員會設定的2026至2030年間將支出提高至5–6% 的決策。
延續前任政府的政策,新政府計畫在2030年前建成完整陸軍師,並自2027年起做好接納德國常駐部隊的準備。同時,內閣也提出將建立新的旅級演訓場、成立國有國防控股公司,並進一步強化防空能力。
在外交政策方面,新政府放軟對中國的立場。施政計畫刪除了過去把中國視為安全挑戰的表述,並承諾恢復「與其他歐盟成員國相當」的對中外交關係。
然而,立陶宛外交部長布德里斯(Kestutis Budrys)隨後強調,中國依舊是個挑戰。他指出,協調施政計劃的過程中遺漏了部分措辭,新政府將修正內容,以反映中國作為全球安全威脅的角色。
魯吉尼涅(Inga Ruginiene)7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她將敦促中國回應由帕魯克斯(Gintautas Paluckas)內閣先前提出的恢復兩國外交關係建議。她同時強調,沒有計劃更改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的名稱。
在經濟政策上,新政府承諾除了對銀行徵收特別稅外,不會再增加其他稅項。此外,政府將凍結柴油稅的調漲,以回應國內敏感的政治爭議;另一方面,將提高菸酒及電子煙稅收以增加財源,並承諾打擊增值稅詐欺及黑市經濟。
在社會政策方面,政府計畫加快兒童津貼隨物價的調整、提供小學生免費餐食、擴大課外教育資金,並增加對首次購屋者的補助。退休金調整、勞工權益保障與縮小所得差距也被列為優先工作。
教育與醫療領域亦是施政重點。新政府表示將解決教師短缺、提高薪資,並要求私校遵守與公立學校相同的規範。醫療政策則包括增加健康保險基金撥款、縮短候診時間、改善地方醫療設施,並提高護理人員待遇。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昨日簽署法令,批准由魯吉尼涅籌組的新內閣。其中多位部長延續帕魯克斯任內的人事,包括外交部長布德里斯與國防部長薩卡利埃內(Dovile Sakaliene),但環境與能源部長職位仍暫時懸缺。
立陶宛國會預計在下週針對施政計畫進行投票,新政府將在計畫獲得多數票通過後正式上任。(編輯:陳承功)1140910
- 立陶宛新施政計畫出爐 國防加碼、對中國立場趨緩2025/09/10 14:12
- 2025/01/12 10:52
- 2025/01/12 10:2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