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中外交持續僵局 立陶宛尋他國協助處理在中領務
(中央社記者游堯茹維爾紐斯19日專電)立陶宛2021年允許台灣代表處設立,遭中國外交與經濟複合脅迫至今。立陶宛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莫圖扎斯表示,由於中方持續無視恢復正常外交代表機構的提議,立陶宛已尋求其他合作夥伴協助在中國提供相關的領事服務。
立陶宛國家廣播電台(LRT)報導,莫圖扎斯(Remigijus Motuzas)於19日外交委員會閉門會議後向媒體表示,中國尚未回覆立陶宛提出恢復外交等級的請求,因此立陶宛外交部已向其他國家尋求協助,為在中國的立陶宛公民提供領事服務。
立陶宛2021年底允許台灣在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設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引發中國不滿。中國隨後對立陶宛實施外交與經濟制裁,將雙方外交關係降至代辦層級,並召回駐立陶宛大使,同時要求立陶宛召回其駐中國大使。
莫圖扎斯指出,外交代表問題的技術性工作仍在進行,但同時已加強聯繫其他國家,以協助在中國處理核發簽證或領事協助等事務。
根據莫圖扎斯的說法,立陶宛也面臨國內企業壓力。他舉例指出,一些從事汽車經銷的立陶宛公司,因缺乏正常的外交代表機構,無法邀請中國企業代表來立陶宛。
此外,立陶宛也需要為2名目前在中國服刑的公民提供領事協助。
今年6月,時任總理帕魯克斯(Gintautas Paluckas)表示,立陶宛已向中國提交一份關於外交關係正常化的提案,以恢復雙邊代表處。他雖未透露細節,但強調其中並未包含更改台灣代表處名稱。其繼任者、現任總理魯吉尼涅(Inga Ruginiene)後來也證實了這一點。
魯吉尼涅領導的新政府放軟對中國的立場,其施政計畫使用了較為緩和的措辭,並表達了希望與中國恢復正常外交代表的意願。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先前也表示支持立陶宛與中國恢復關係,但認為雙方的意願與利益必須是互相的,且不代表立陶宛應該放棄與台灣的經貿關係。(編輯:張芷瑄)1141120
- 立中外交持續僵局 立陶宛尋他國協助處理在中領務2025/11/20 07:51
- 2025/11/11 07:25
- 2025/09/10 14: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