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君:極端氣候威脅 推動總體性國土治理工程
(中央社記者高華謙台北6日電)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天表示,政府將推動面對極端氣候威脅下的總體性國土治理工程,結合氣候風險圖資等,建構從治山、治水、防洪、居住安全、撤離疏散安置,以及產業韌性等整體系統性治理架構,逐步建構台灣在極端氣候下調適韌性。
颱風丹娜絲與後續豪雨7月重創中南部,為加速地方復原進度,行政院設立「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並組成技術支援團隊,結合290家廠商主動媒合修繕受損民宅。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今天舉行「雲嘉南災後復原協助廠商表揚茶會」,包括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行政院政委陳金德、嘉義縣長翁章梁等人出席。
鄭麗君指出,她代表行政院長卓榮泰出席表揚茶會,名為表揚,實為致敬,要向這次投入雲嘉南地區災後復原的所有營造界團隊致上最誠摯感謝。
鄭麗君說明,今年7月颱風丹娜絲與後續強降雨帶來極大災損,看到許多營造界團隊不辭辛勞、不分晝夜、無論晴雨地貢獻專業協助災後房屋修繕,陪伴災民在最短時間重建家園,讓人非常感動。
鄭麗君表示,就像翁章梁所提到,面對這麼大規模的災後復原工作,不應由每個縣市單獨承擔,而應由中央、地方齊心協力;這次在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卓榮泰責成下,陳金德扛起重任,擔任「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指揮官,並與副指揮官、地方縣市首長一起統合資源、對接地方需求。
鄭麗君談及,除此之外,也看到首創公私協力,透過21個技術團隊邀請近300家營造廠商,主動媒合房舍修繕,跨部會也一起協調,提出家園復原慰問金、房屋修繕等補助,希望陪伴受災家庭減輕生活負擔。
鄭麗君強調,過去數月的重建工程,展現台灣社會溫暖、堅毅、團結的精神,而透過中央、地方政府與民間業界3方齊心協力合作,也建立公私協力範例。
鄭麗君透露,隨前進指揮所暫時告一段落,但各部會都會依循特別條例,持續推動復原重建工作。她與陳金德等人也會推動面對極端氣候威脅下的總體性國土治理工程,結合氣候風險圖資、水利空間資料及國土資訊等,串接建構從治山、治水、防洪、防排水、居住安全、撤離疏散安置及產業韌性等整體系統性的治理架構,逐步建構台灣在極端氣候下的氣候治理與調適韌性。
鄭麗君認為,過去這段時間無論是雲嘉南地區的災屋修繕行動,或是趕赴花蓮光復鄉的鏟子超人等,都令所有台灣人感動;每一雙伸出去的援手,不僅幫助災區與災民,更把所有台灣人的心團結在一起,成就一股台灣社會的「暖實力」,也就是溫暖的實力。
鄭麗君表示,憑藉這樣豐沛的社會力,面對台灣未來任何挑戰都會有信心,這也是台灣韌性最重要的力量所在。
陳金德致詞指出,如果下次再有類似風災來臨時,希望不要有像這次的損失,要做到零傷亡,包括財產、淹水等損失降到最低,退水也要最快,透過各種方式建構城鎮韌性,包括撤退計畫執行、收容,公共工程也要有韌性調適,未來台灣面臨各式災害重建都要往這方向考量。(編輯:張若瑤)1141106

- 鄭麗君:極端氣候威脅 推動總體性國土治理工程2025/11/06 15:54
- 2025/10/28 13:53
- 2025/10/26 14:2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